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前言:

近期爆發的新型肺炎疫情,讓人深感痛惜。疫病患者大都在40歲以上,重症患者基本在有患病基礎的中老年人。除了外在因素的外邪所感,更有自身抵抗力不足而致(氣運與身體正氣相爭,己亥脾土不及,溫溼之毒鬱與脾,上蒸困於肺)。而體弱抵抗力不足,與中醫中脾胃虛弱失調有著重要關係,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運化水谷精微,滋養身體,是人體正氣的重要部分。

因此按照氣運本次疫情不至於如此肆虐,卻在近期增長迅速,這無不與當下人們生活情志狀況: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憂思焦慮而致脾胃損傷,形成痰溼、火鬱、氣虛等孱弱體質人群眾多有關。

特此,我們出了好脾胃系列文章,讓我們透過社會現象認識脾胃,強健脾胃,從而擁有健康的脾胃,有著良好的抵抗力,正氣內存,邪不可幹,身體康健。


通過前期文章,我們基本瞭解到了現代生活下,我們的脾胃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導致人們出現的一些疾病、亞健康現象。

在中醫中,身體的衛氣,護衛我們的肌表,溫養我們的臟腑。而衛氣主要是由水谷之精氣所化生,源於中焦脾胃,開發於上焦。要避免外邪入侵內傷,就要守護好衛氣,守護好脾胃。

那麼,我們通常的生活中,對脾胃損傷較大的有哪些行為?


1. 飲食無節

飲食無節主要體現在不規律、無節制兩方面。

現在很多人三餐時間不規律,上班一族很多人不吃早餐,午餐隨便,鍾愛晚餐及夜宵。極大損傷脾胃。正是脾胃運作之時沒有很好的用食物滋養身體,反而逆其道行之。

比如早晨時間,7—9點,胃經運行,消化功能正好,正是食用食物的好時機,能夠有效的利用水谷精華。所以早餐是需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歷來醫家都強調早餐的重要。

而夜晚脾胃功能在減弱休眠,胡吃海喝,脾胃出現超負荷,疲憊紊亂,破壞正常運行。那麼積壓在身體的食物糟粕就會很多。長久下去,自然困擾身體。

另外一方面沒有節制,不知中守之道,肆意滿足口腹慾望。如暴飲暴食,狼吞虎嚥,肥甘厚味,導致脾胃負擔過重;過冷過熱刺激脾胃,生冷食物消耗更多脾陽,脾陽不足,消化吸收隨之減弱;普遍重口味,過酸過甜過辛等味道過度,或讓胃氣減弱,或產生胃熱灼傷胃陰,或使得脾胃蓄積寒溼從而困擾運化等等。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2. 情志不調

脾志在思,憂思傷脾。現在生活壓力之下,很多人出現焦慮、心情低落等憂思現象。特別是女性群體,更容易困於情緒,影響生理,致使脾胃呆滯,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腹部脹滿等現象。


3. 睡眠失調

如今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等的原因,讓熬夜成為常態,睡眠不足,身體機能疲勞過度,脾胃運行減弱,導致體態過瘦或者虛胖,身體素質欠佳,精神狀態也不好。


4. 運動少

運動少目前也是常態,腦力勞動者自不必說,體力勞動者也因工作過多耗用體力,勞逸失常。缺乏運動,會讓我們身體陽氣無法升發溫煦臟腑,

其中脾陽不能升發,脾胃運化氣機就會被影響,胃腸運動減弱,食物消化吸收功能出現障礙,食物長期堆積在體內,使得人不思飲食,食而無味,腹脹便秘。


如何強健保養脾胃?

從上面損害脾胃的一些原因中,可以得出保養強健脾胃方面,遵循的一些大原則。

1) 飲食調節:飲食調攝規律,有節制,細嚼慢嚥;

2) 減少憂思:關注自己的心理,保持良好的情緒;

3) 儘量調整好睡眠:減少熬夜,充足睡眠;

4) 運動:要有一項長期堅持的運動,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站樁、瑜伽等均可。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另外,也有一些保健小方法,可以用於日常保養。

① 摩腹:雙手相疊於腹部,按摩上下腹部,做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② 揉摩兩腿足三里:位置在左膝蓋骨外側下3寸,脛骨外側上凹陷處,每天早晚兩次,一次按揉50~100次。


最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分享喝粥用於保養脾胃,但很多人實踐下來,發現對自己效用不大。這其實也與自身體質及生活飲食習慣有一定關係。如南方人民飲食歷來精細,脾胃承載的食物比較易消化,得到的鍛鍊比較少,如那邊的風土人情一樣,脾胃功能顯得比較溫潤。

喝粥,是一如常態的精細飲食,強健脾胃功能效用欠佳,若食用雜糧、麵食,去充分咀嚼後,與唾液一同吞下,以此鍛鍊脾胃承受及消化功能就會不錯。

因此,根據《黃帝內經 異法方宜論》依據我們地區地勢環境不同,水土差異及一些飲食習慣,也分享一些地區保養強健脾胃的注意點。


東方需注意脾胃內熱

《黃帝內經》有云“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

在我國的東方區域,由於靠近海邊,當地人民喜食用魚類水產。魚性熱,吃多了,使人腸胃易積壓內熱。易導致產生胃炎、潰瘍。因此,東方需注意脾胃內熱的排解。清淡飲食,減少辛涼食物攝入。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西方注意減輕脾胃負擔

《黃帝內經》有云“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

西方氣候像收斂的秋季。人們依山而居,多風沙。愛吃肥美食物,脾胃負擔較重,人也易發胖。日常食用一些蔬菜進行葷素搭配,調和脾胃。另外,根據天氣大環境,不吃或少吃生冷及苦寒食物。

北方注意脾胃虛寒

《黃帝內經》有云“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髙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

北方地區,氣候像閉藏的冬季。地勢高,環境多寒風。當地居民,習慣吃牛羊乳汁。這樣的情況下,易使脾胃等內臟受寒,容易生髮脹滿病。可飲用一些溫補的湯,或溫補的小米粥、麵食等溫暖脾胃,少食寒涼、冷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適當食用腐乳類發酵助消化食品。


南方注意脾胃除溼

《黃帝內經》有云“南方者,天地之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

南方地區,氣候像長養萬物的夏季。地勢低,霧露聚集多,較溼。易脾虛溼蘊、脾胃溼熱,需注意清熱、祛溼,日常可食用五穀雜糧強健脾胃。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最後,是中央地區。

如《黃帝內經》所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嬌,故導引按驕者,亦從中央出也。”

中部地區,物產豐富,飲食多樣,選擇眾多,生活狀況也相對舒適。是脾胃“富養”的地方,飲食注意做減法,以防營養過剩、濁氣痰溼壅塞中焦,可適當按摩穴位保養脾胃,比如足三里、內關、上脘、中脘等,疏調脾胃氣機。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讓人心安的健康生活方式

瞭解疾病的原理 做自己的醫生

(2020年第十期開學時間將視情況調整)

瞭解報名:(點擊)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好脾胃系列三:如何保養強健我們的脾胃,守護衛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