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專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所以這告訴了很多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看家長的音量有多大,而是看他的話語有多麼打動孩子的內心。只有發人深省的教育,才是最棒的教育。


可是現實社會中,很多父母都不能夠認識到這一點,而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吼。在很多家長看來,教育孩子就得靠吼,不然孩子就聽不進去。針對這一現象,教育學專家擔憂地表示,教育靠吼並不能夠教好孩子,反而會讓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


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對比中國的課堂和西方國家的課堂,我們能夠發現一個巨大的差異。那就是西方國家的課堂非常活躍,可是中國的課堂總是鴉雀無聲。馬克思曾經說過:事物的現象是外在的表現形式,我們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所以對於這一現象,我們也應該深思。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這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現象,跟中西方的教育方式離不開關係。西方式的教育總是能夠尊重孩子,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而中國的教育卻一味要求孩子懂事、聽話。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有的家長就會採取嘶吼的教育方式。

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獅吼式教育

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的確會使孩子變得懂事聽話,但是孩子的某些東西也隨之而消失了。這些東西就是勇敢、自信、堅持自我的能力。為了變成家長眼中懂事的孩子,很多孩子都會形成討好型的人格。而有了這一人格的孩子,就會害怕犯錯,因此他們也就不敢再課堂上提問了。


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孩子在課堂的行為,就足可以表現出獅吼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傷害。而且很多時候,這些傷害都是難以彌補的,所以當一個國家所有的孩子都變成這樣的時候,那就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那麼獅吼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具體有哪些呢?


1.影響孩子的表達

如果家長經常吼自己的孩子,那麼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孩子就會表現出沉默。因為他們一說錯話,就會面對父母地怒吼,還不如保持沉默。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溝通表達的能力。


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2.讓孩子養成討好型性格

除了孩子不敢說話,孩子的性格也會因此大受影響。大多數都孩子,都會變得敏感和自卑。因為他們總是被家長否定,所以他們也就沒有自信再相信自己了。這樣的孩子,會越來越依賴於自己的父母,因為只有討好父母,才能夠免於責罵。討好型人格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家長應該注意。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形式呢?


討好型人格就是孩子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總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習慣於遷就別人。而當別人做出傷害他的行為時,他也不敢站出來反抗,因為他害怕遭受到別人的報復。所以歸根到底,討好型人格就是犧牲自己的感受,來成全別人的一種性格。


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著這一性格,那麼他就會變得十分懦弱,因此他也會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這樣的孩子,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既然討好型人格對孩子的影響十分惡劣,為了讓孩子遠離討好型性格,家長應該採用低聲教育的方式。

那麼家長具體該怎麼做呢?


1.穩住脾氣,降低音量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而一旦脾氣上來了,家長的音量自然而然就會上升了。家長的高音量總是會驚嚇到自己的孩子,所以這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想做到低聲教育,家長首先就得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降低自己的音量。


被吼大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父母不妨試試“低聲教育”

2.不要語言暴力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長說話聲音很小,可是語言的殺傷力卻一點也不小。因為這些家長的話中,總是充滿了打擊孩子的話語。這其實上就是一種語言暴力。低聲教育提倡溫和的語言,所以家長不應該使用惡劣的語言來教育孩子。


靠吼的方式並不能夠教育好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事實上,大多數家長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可是隻有少量的家長,能夠真正做出改變,從而採用低聲教育的方法。所以有時候孩子出了問題,家長不應該只責怪自己的孩子,而是應該找找自己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