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這種“節儉”,會毀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多媽媽都不以為然

勤儉節約,一直被視作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都是很多母親教育子女的第一條做人的道理。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眾人的傳承之中,總有人把節儉理解錯誤,搞的變了味,

這樣的“節儉”如果被孩子學去了,勢必會出現錯誤的行為、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毀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多媽媽都不以為然

趙強的發小要結婚了,邀請趙強一家人去參加婚禮。已經很多年不回老家的趙強也想著,可以趁此機會回家看看母親,於是帶著媳婦和孩子回了老家。發小因為承包果園而掙了不少錢,婚禮這天邀請了全村老少,大家歡聚一堂。

喜宴開始後,菜剛一上桌,大人都還沒動筷子,徐強八歲的兒子就開始“攻城掠地”了。他不停地轉著桌子,一會坐下一會兒站起來,只挑自己的喜歡的菜吃;自己的碗都裝滿了,還喊著要夾菜……同桌的其他人見徐強一副裝沒看見的樣子,也不好說什麼。但是徐強的母親卻看在眼裡,記在了心上。回家後,母親把徐強一家人叫到跟前,問道:“徐強,你兒子在飯桌上做的事,你沒看見嗎?”

“媽,吃席不就得那樣嗎,吃了別人的省了咱自己的!您看,我還打包了幾個菜回來呢!”

“我當年就是這麼教你的嗎?”母親又問。

“可不嘛,

只要去吃席,您肯定讓我使勁吃,咱家那麼窮,您說了,席上吃不飽回家可沒飯吃!”

“哎,是我沒教好你啊。”母親嘆息道,“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你不能也這麼教你兒子,媽當年被窮矇蔽了雙眼,你不能啊!這不是‘節儉’,是貪小便宜!”

徐強聽完恍然大悟,原來這麼多年,自己都是在假節儉真小氣,喜歡貪小便宜而不自知!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毀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多媽媽都不以為然

什麼是假節儉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家長在教育孩子節儉的時候要避免掉進這樣的誤區。

一, 為了節儉而節儉,吹毛求疵

有的人在買衣服、聚餐上大手大腳,卻為了上廁所用幾格紙、買菜能省幾毛錢而斤斤計較,在菜場上面紅耳赤地砍價,這樣的節儉只是走形式,經不起推敲,很難被孩子認可和接受。

有一天,孩子問:“媽媽,那件衣服那麼貴,你為什麼不跟老闆講價?白菜才八毛錢一斤,你為啥非要讓老闆賣你六毛錢呢?”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拿來標榜的噱頭,只有身體力行的節儉,才能讓孩子體會到節儉的真正意義。

二, 把節儉和家裡的經濟條件捆綁到一起

家長要告訴孩子,節儉不是因為家裡窮,而是要珍惜物品、愛惜糧食、不亂花錢;節儉更不能因為變得有錢了而放棄,它是一種憶苦思甜的情懷,是一種自我約束

吃飯點菜,點足夠的量就好,這是節儉;出席重要場合,買一件昂貴的衣服,也和節儉不衝突;不浪費,是為節儉,節儉不等於節衣縮食,也和家裡的經濟條件沒有關係。

三, 以節儉的名義貪小便宜。

節儉和貪小便宜,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家長如果不講清楚,孩子可能會只學到表象的東西,學不到節儉的內涵。

有些家長那種“貪小便宜式”的節儉,會讓孩子顯得小家子氣,格局不夠大。在培養格局這方面,家長除了要教會孩子大方慷慨、善於分享之外,還可以多帶孩子出去旅遊,結交更多的朋友,見識更大、更廣闊的世界,這樣,孩子自然能虛懷若谷、博聞強識。

媽媽的這種“節儉”,會毀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多媽媽都不以為然

今日互動話題:你還見過哪些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呢?請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