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一直不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徹大悟寫下28字流傳至今

漢傳佛教,禪宗之影響極其深遠。禪宗一脈,開悟至為重要,很多僧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開悟。千年文壇,也留下了許多經典開悟詩,每一首都充滿著禪意。

小和尚一直不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徹大悟寫下28字流傳至今

當年北宋高僧白雲守端年輕時,因看不透“色即是空”的道理,十分困擾。在夜裡看到一隻蒼蠅撞到紙窗上,於是大悟寫下了“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後終成一代高僧。

無獨有偶,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位宋代和尚,也是因為一件小事得以開悟。此人名叫圓悟克勤,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僧人。當年他年輕的時候,頗有靈氣,師父法演神師有意點化他,可惜他一直無法開悟。一日,師父和一位好友聊天時,唸了一首洞房詩來勸導對方,全詩如下:

一段風光畫不成,洞房深處暢予情。

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小和尚一直不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徹大悟寫下28字流傳至今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是說:洞房裡新娘子頻發叫喚自己的身邊的伺女,但她的本意並非是喚她,而是希望門外的郎君能夠聽出她的聲音。郎君既聽出她的聲音,就應該知道她的心思,便會趕緊進房。

師父這首詩最早出自唐傳奇《霍小玉傳》,本身就是一個優美動人的愛情傳奇。試想一下,佳人為了呼喚郎君,頻喚小玉,如此縝密細微的心思,只有內心同樣細微敏感的有情人才能理解。這就與參禪悟道有相似處,所以很多時候,佛法經書大家讀的都是同一本,唯有肯用心去體會的人,才能真正讀懂。在師父看來,新郎和新娘的洞房相會,就好比眾生與佛法的相會,重點在於要“認得聲”。

小和尚一直不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徹大悟寫下28字流傳至今

圓悟克勤似乎理解師父這首詩的意思,他跑到庭院前,咚咚咚的步履聲驚動了柏樹枝的雞,雞振翅要飛,聽到雞振動翅膀的聲音,終於頓悟了。這鳥的聲音,緣起性空,能懂不能言,緣生緣滅,皆因聲起。你心中想的是什麼,聽到的就是什麼聲。圓悟克勤頓悟後興高采烈,大徹大悟寫下了28個字的開悟詩,流傳至今,全詩如下:

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小和尚一直不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徹大悟寫下28字流傳至今

真正的禪意,唯有對生活有深切的體會,才能“獨自知”。這種體會一定是妙不可言,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法喜,是至高的體驗。然而開悟之後,還要繼續修行,才能洞悉禪機。如果說聲是緣起,那麼由這個緣起而通向的道路,就是生命的體驗。這種體驗,旁人是無法瞭解的,就像“少年一段風流事”,只有洞房裡的佳人才能深知其中的奧妙。

小和尚一直不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徹大悟寫下28字流傳至今

而拋開禪意本身,圓悟克勤的這28個字,也是一篇美妙的情詩。首句,香銷錦繡幃,從氣味去描寫佳人;次句,從聲音上進一步烘托。而緊接著一個“醉”字,儀態萬方。第三句,純用白話,一段風流事,風流事為全詩的主旨。最後一句,只許佳人獨自知,萬千柔情,妙不可言。

在這28個字中,用佳人去比佛,用檀郎比眾生。佛度眾生,就好比佳人喚檀郎。未曾開悟,不解其聲者,不能見佛;而不事修行者,也不能見佛。佛法廣大,會以聲,以絕妙之體會去召喚眾生。因為感悟出了這樣的佛法真諦,圓悟克勤成為了一代高僧,被推為上座,成了五祖座下的三佛之一。看到這裡,你悟了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