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無論是哪一個朝代的發展呢,都決然離不開軍隊來保護國家的安全,一個朝代軍事實力的強大,為當時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保障。就拿明朝時期的軍事力量來說,不僅有官方的團隊來進行加持,還有民間的軍事力量,兩方相互組合,來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當時明朝民間的軍事力量主要是是土兵,相比較正規官方軍隊有著專業的訓練來看,土兵可能顯得沒有那麼的正規,再加上長期管理的不恰當,土兵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能夠看到土兵在民間的名聲並不是很好,甚至土兵還對當時的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的負面的影響,變成了一定意義上的匪兵。

一、受到兵制調整的影響,國家徵兵逐漸向招募制轉移後,土兵的地位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為之後成為匪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先來說一下匪兵的表現,當土兵一躍成為蠻橫無理的匪兵後,似乎結局就不再那麼的完美了,他們進行燒殺搶掠,完全不將普通的民眾放在手裡,凡事他們經過的村莊,都被洗劫一空,所作的事情也與原先土兵的做法完全不符。那麼令人奇怪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當時的土兵受到了如此大的轉變,從維護國家安全的民間力量,直接就轉變成了危害國家統治的威脅力量。

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這就要從土兵的起源開始娓娓道來,土兵真正登上歷史舞臺是在明朝時期,由於明朝時期的戰爭比較的頻繁,國家需要大量的軍事力量投入到戰爭中去,土兵這個時候主動加入到了保衛國家的行列之中,作為明朝時期重要的軍事後備軍,被明朝統治者徵召。

當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土兵在戰場上勇猛的表現,時常被人麼所津津樂道,他們雖然沒有經歷過專門的軍事訓練,但是卻在戰場上表現出了大無畏精神,為明朝抵抗少數民族的干擾,提供了極為有力的援助與支持。

從本質內涵上來看,土兵屬於是私人的武裝力量,終歸是和國家正統的軍事力量存在著出入的地方。當時的明朝統治者,即使在招募了大批士兵作為後盾的情況下,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也不會輕易調動土兵力量進入到戰場之中。

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相對於國家正規軍隊進入戰場之後,統治者會根據戰績來對相應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通常會授予他們軍功,並讓其加官進爵,還會少不了雄厚的獎金。但是到了土兵,由於他們並不歸屬於國家,因此沒有能夠加官進爵的機會,最多也就只有一個獎金。

而且真正能夠上戰場作戰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因此土兵們的整體的積極性都不算是會很高,會之後的轉變,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匪兵,埋下了一些伏筆,統治者的不重視,成為了土兵爆發的重要的原因。

二、從土兵轉變為匪兵,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上文中就有提到統治者對於土兵的重視程度並不是很高,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還是希望能夠最大限度的將中央的軍事權都操控在自己打得手中,對於土兵的投資比較小,還是忌憚土兵並非所屬官方,再加上長期散漫自由慣了,因此也不願意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土兵的身上。

土兵們最早自願加入到戰爭中,成為中央的後備儲蓄軍時,追究更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還是希望能夠通過戰爭,來獲得豐厚的獎勵,因此在沒有機會上戰場時,難免會陷入消極之中,對於戰爭的消極態度成為有一個很消極的主觀原因。

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百姓,由於對明王朝的強烈不滿,他們對於土兵們主動臣服於國家的行為進行反抗,還藉機發動了一系列的動亂,使得當時的社會環境陷入到了一個不平靜的狀態之中。

這裡還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就是,當時在戰場上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土兵們為了謀取更多的獎勵,時常會進行相互殘殺,把自己的戰友傷害,當作是殺死了賊寇,來向朝廷報備去謀得獎勵,這種不健康畸形的行為,加劇了社會的混亂局面。

再加上當時明朝額統治集團的內部,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與矛盾,當時在朝廷內部貪汙腐敗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少貪官汙吏試圖鑽空子,乘著國家時局混亂的情況下去謀取自己的私利,一方面積極籠絡高層,另一方面還積極的剝奪下層應有的權力,成為拖累當時社會發展的重大的阻礙。

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其實早在土兵加入戰爭的前期,都並不是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主要是出於愛國精神的驅使之下,希望能夠藉助自己的力量,來保衛國家,讓國家的領土主權不受到侵犯,但是後期伴隨著時局的動盪,百姓的施壓,以及多數官員不作為哦,甚至從中謀取利益。

因此土兵對於戰爭的觀念,也就是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更加註重於個人利益的謀取,將個人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這種觀念的轉變還是可以找到一定的跡象的。由此看來,士兵逐漸變成了讓百姓厭惡的匪兵,也並不是沒有任何的原因的,這一點是可以周知的。

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到了明朝後期,來自社會各階層的矛盾逐漸暴露了出來,當時不管是中央直屬的專業軍隊,還是土兵,都陷入到了萎靡的狀態之中,部隊軍紀散漫,在戰場上消極迎戰。另外這一時期百姓對於土兵的厭惡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土兵也開始正式轉變為了百姓口中的匪兵,基本上處於自我放飛的狀態之中,無惡不做,希望藉此來表達出他們對於社會的不滿。

其實早期在戰鬥中,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土兵將領,他們心繫國家 ,但是後來不斷髮現,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得不到賞識,一方面也不能緩解當時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出於無力感讓他們看不到任何可以支撐下去的希望。

三、對於土兵的轉變,從中吸取一定的經驗教訓

從土兵像匪兵的過渡中,可以發現當時的明朝統治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的,對於此可以做出相應的歷史反思。首先就是一定要加強統治集團內部的建設,不能因為腐敗等問題導致統治的根基受到威脅,從而影響到正常的權力運轉,當權力分配不均衡時,就很容易導致一定的問題滋生出來,成為威脅統治的隱患。

從土兵到匪兵,明朝時期的土兵的名聲為何較差?

其次需要非常注意的問題在於,軍隊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的保障,一定要大力加強軍隊的建設,嚴格對軍隊實行管理,不能致使軍隊內部出現組織渙散的狀態。對於土兵這一類的私人武裝力量,也一定要予以積極使用,不能因為其內涵的特殊性,而組織其正常的發展壯大。

最後就是要在政治上集權的同時,還可以積極進行文化思想上的專制,本質上來看,出現上文中所涉及的諸多的問題,主要還是由於個人國家意識的淡薄,未能意識到自己的國家的一份子,救國於危亡之間,應該成為全社會普遍的共識才對,而不是互相推卸責任,只想著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獲得個人的最大利益,這些都是極為不可取的行為。

參考歷史文獻:
《明史》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