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如果

做蛋糕多年

依然為

表面細碎的問題煩惱

眼裡只有配方

沒有類別和原理

……

你需要閱讀這篇短文


第418期


什麼是蛋糕?


蛋糕,廣義上很抽象,比如生日蛋糕。狹義的蛋糕依然極難定義。即便大家對海綿蛋糕、天使蛋糕、磅蛋糕都耳熟能詳,吃過做過,能說清楚的人,依然寥寥。對蛋糕來說,究竟哪些是本質的東西


麵粉、雞蛋、砂糖和油是製作蛋糕的主要材料。但蛋糕能不用麵粉嗎?用杏仁粉、可可粉和抹茶粉等含澱粉的材料替代也很常見。蛋糕能不用砂糖嗎?砂糖很重要,但也可以用其它糖類替代。蛋糕能不用油嗎? 有重油蛋糕,也有無油的蛋糕。蛋糕能不用水嗎?可以不添加牛奶果汁,但實際上,只要用雞蛋,就含有水。


蛋糕不用蛋,可以嗎?不行,不然怎麼叫“蛋糕”。


雞蛋和澱粉才是蛋糕中不可替代的物料。雞蛋中70%左右是水分,烤制過程中會丟失大部分,剩餘的物質中,蛋白質含量較大。麵粉中70%左右是澱粉。普通蛋糕主要由麵粉澱粉和蛋類蛋白質構成。聽說,鴨蛋、鵝蛋比較腥,但製作上沒有問題。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蛋糕的膨發原理是什麼?


蛋糕鬆軟有彈性,是得益於烘烤形成的海綿狀氣孔網絡


製作好的麵糊中,麵粉中的蛋白質遇水後形成麩質,也叫麵筋。麩質分散在水分和糖分之間。麵糊中的氣泡則夾雜在澱粉粒和麵筋中。


烤制過程中,澱粉粒吸水鼓脹,形成“圍牆”包裹住氣泡。氣泡不斷受熱後向外膨脹蒸騰,澱粉牆被推開,氣泡將其個個衝破,從而變成相連的永久性固態海綿狀氣孔網絡。也就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氣穴網。而麩質就像有韌性的鋼筋,支撐起氣孔網絡。


蛋糕溫度高時,氣孔網絡相對脆弱。溫度降低,澱粉分子開始回凝,因此澱粉含量高的蛋糕就很結實,趁溫熱脫模也沒問題。但澱粉含量少的蛋糕,僅靠蛋類蛋白質支撐,氣孔的氣密效果會比澱粉強。因此冷卻後空氣縮小,蛋糕容易回縮塌陷,這類蛋糕通常要倒扣放涼,等待氣壁產生裂縫,內外氣壓一致,才能脫模。


所以,氣泡、水、麩質和澱粉粒的構造決定了蛋糕的質地。油脂、糖分說到底,也是通過影響這個基礎構造來改變蛋糕口感的。不同的蛋糕配方和製作方法,本質上就是調整這幾個因素。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蛋糕根據什麼來分類?


蛋糕沒有嚴格的分類,取名隨意,約定俗成,比如“天使蛋糕”“海綿蛋糕”“戚風”“磅蛋糕”“瑪德琳”“布朗尼”“紅絲絨”。從不同角度都可以對蛋糕分類,比如從用油量的角度,可分為:重油、輕油、無油蛋糕,比較適合消費者參考。


而落甜以為:從製作方法上去分類,更適合學習蛋糕製作的人。這個製作方法就是如何在麵糊中充入氣體,達到蛋糕膨發的辦法


氣體恰恰是配方中不存在,卻是人為添加的重要“物料”。搞笑的說,我們做蛋糕就是玩充氣。


一、攪拌與膨脹劑發泡的蛋糕,即非打發類蛋糕

最常見的是重油蛋糕,也叫四分之一蛋糕,因雞蛋、黃油、砂糖、麵粉差不多各佔四分之一而得名。在四分之一的基礎上,四種物料此消彼長,就會產生很多口感不同的蛋糕。


重油蛋糕的著名產品有很多,它們都有特定形狀或風味:磅蛋糕用專用的長梯型模具;瑪德琳用貝殼狀模具;費南雪用金磚狀模具;布朗尼是巧克力堅果味的,而紅絲絨是調成紅色的巧克力酸乳風味的重油蛋糕。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這類蛋糕的膨脹所依賴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兩個地方:一為攪拌進入,如砂糖伴入黃油時,空氣進入;二為雞蛋或其它物料中含有的水分,受熱會轉化為水蒸汽。只依靠攪拌或自有水分產生的氣體,膨脹度不會特別大,比如費南雪、布朗尼。但是,磅蛋糕的專用梯型模具

表面積小,模具深,散熱集中,膨脹力大,是個例外。


當重油蛋糕的配方中麵粉比重較大時,我們常藉助膨脹劑,比如添加泡打粉。它能在烘烤時不斷產生氣體,使蛋糕膨脹。這時,膨脹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改善蛋糕的質地,避免太過紮實,缺乏鬆軟度。有了泡打粉,黃油也不用充氣了,往往直接融化為液體拌入即可。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二、分蛋打發的蛋糕,即用蛋白霜製作的蛋糕

將蛋清從雞蛋中分離,加入砂糖打發成蛋白霜,就是分蛋打發。這類蛋糕的膨脹主要依靠蛋白霜氣泡實現。


請將配方看成兩部分:蛋白霜和它的拌料。法式甜品中歸入比斯起Biscuit一類,詳見《落甜辭典》。手指餅乾、達克瓦茲、杏仁蛋糕、天使蛋糕、戚風蛋糕、輕乳酪蛋糕就屬於這類,它們各有特點: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手指餅乾的配方中不含油,麵糊通常灌入裱花袋中,直接在烤布上擠出。麵糊攤薄後,厚度低而膨脹有限。雖然叫“餅乾”,但它的質地是軟的,也是蛋糕。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達克瓦茲的配方中無蛋黃無油,含水量低,外層較脆,中間軟黏,幾乎沒有彈性。通常採用堅果澱粉來替代麵粉。


杏仁蛋糕拌料較為標準,含有蛋黃、麵粉、黃油,其中用杏仁粉替代了部分麵粉,讓蛋糕增加了風味,也減少了麩質,還使質地更加鬆軟。是法式甜品中最常用的蛋糕體,常出現在多層蛋糕中。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亞洲人更喜歡口感軟嫩的蛋糕,下面幾種蛋糕產品並不在傳統的法式甜品系統中,可以看出蛋白霜拌料的水分含量明顯提高,並剋制了麵粉和黃油的比例。


天使蛋糕中不含蛋黃和油脂,顏色發白,口感有韌性。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戚風蛋糕的拌料含有更多水分,柔嫰溼軟,缺少麩質,以至於無法使用不沾模,要用特殊的倒置冷卻法才能脫模;採用色拉油而不是黃油,風味上更加清淡,是典型的亞洲系蛋糕。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輕乳酪蛋糕在拌料中加入了芝士,通常採用水浴法,用高溼度環境來保證蛋糕的溼潤度。如果不用水浴,蛋糕就會略幹一點,能恢復一點彈性。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當然,重油蛋糕配方,也會可使用蛋白霜。油脂非常容易造成消泡,因此蛋白霜在重油配方中的作用,通常與膨脹劑一樣,只是為了改善蛋糕質地。總之,對這類蛋糕進行細分,無非就是把蛋白霜先摘出來,分析拌料的構成和比例,再選擇烤制方法就好。


三、全蛋加熱打發的蛋糕


蛋黃與蛋清一起打發,就是全蛋打發。因為含有蛋黃,所以須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打發成原體積的數倍(詳見落甜原理通講第131期)


海綿蛋糕可以用分蛋打發,也可以用全蛋打發來製作。相比較而言,分蛋海綿的麵糊較硬,可放裱花袋擠出成型。全蛋麵糊流動性更好,適合直接倒入模具,而且麵糊糊化度也更徹底,麩質的連接更好,所以口感上反而沒有分蛋法海綿蛋糕鬆軟。這種

細微差別,對於狼吞虎嚥的人來說,可能並不明顯。


雜談 | 深度理解蛋糕製作:蛋糕體如何分類


亞洲的長崎蜂蜜蛋糕也可以用全蛋或分蛋打發來製作。蜂蜜受熱容易褐變,導致表面顏色深。常採用高筋麵粉帶來更多麩質。高糖和少油(或無油)的比例,使得氣泡組織更加細膩穩定。所以,蛋糕氣孔細小,口感韌性十足。


麵糰、稠麵糊和稀麵糊


按水分比例,蛋糕則由稠麵糊烤制;另外有一類是稀麵糊,比如鬆餅、可麗餅、舒芙蕾等;而酥類、餅乾、麵包等通常由麵糰做成且種類龐大,如甜品範疇中的酥皮面團,能製作泡芙、酥餅、千層酥等等。


很多甜品的翻譯並不是嚴謹的,要分類還得看配方和製作方法。典型的亂入就是發酵蛋糕。“巴巴“薩瓦蘭”是法國傳統小吃。它用發酵麵糰做的,烤制後質地較硬,再浸潤朗姆酒糖漿,大量吸水後再膨脹,最後變得溼軟,成了“巴巴蛋糕”。它就是一個吃法另類的麵包

。而蛋糕借用酵母膨發是沒有必要的。


總之,對蛋糕進行分類,不是為說正確的廢話。一個失敗的蛋糕,往往是沒有伺候好氣體:充氣不夠?消泡太多?氣體無法上升……我們圍繞氣體,分析蛋糕製作的技術要點,就會更加清晰。一切都只為實操。


蛋糕體制作實在很重要。一次次盲目的製作,不如專心落到根本。落甜特地重新拍攝了課程《蛋糕體的主謂賓:基礎蛋糕體入門》:內容更豐富,講解更基礎,更貼近新手的需求。已經購買舊版課程的朋友不要擔心,您的課程會自動更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