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佛国修行路

说起唐卡-藏文(Tangga)那就要从西藏的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开始说起, 其为吐蕃国的第33任赞(huang) 普(di)。


历史对他的记载大多点缀在文成公主的联姻上,其实他是吐蕃王朝的开国领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从出生就注定了其不凡的命运。


唐卡—佛国修行路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图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历史背景,在松赞干布之前,吐蕃政权实际上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性质。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名义上是吐蕃的王,实际上更接近整个联盟的盟主。所以在他准备重用新加入联盟的部族,以加强王权的时候,就遭到了旧部族的反抗,最终被毒杀了。


对于年少的松赞干布来讲这是其人生路上最大的转折。从此开始了其收复疆土,为父报仇,重建王朝的道路。


唐卡—佛国修行路

吐蕃三法王唐卡,其中一位为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登基以前,吐蕃是没有文字的。松赞干布执政后派人先后学习婆罗门李敬学习文字声韵。仿中原唐制建立了官制、律法和度量衡。又仿照唐朝的告身制建立了吐蕃的位阶制度,正式将之前新旧贵族的权利、名分确定下来,当然这也为其之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隐患。


吞弥桑布扎(藏文发明者)在松赞干布的授意下从泥婆罗、唐朝带回了多部佛教经典,后译成藏文。在慕唐和亲之后更将中原的佛像、佛经、法物等大量的输入吐蕃。自此开始了佛教在吐蕃繁荣昌盛的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和背景下才造就了唐卡特殊的文化气质一直延续至今。。。。

唐卡—佛国修行路

唐卡—佛国修行路

唐卡千佛图


唐卡的珍贵不仅仅因为其绘制了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的发展上,更因为其工艺十分复杂,用料十分讲究,而且对于绘制之人也有着严苛的要求。


唐卡—佛国修行路

唐卡绘制材料皆为矿物植物天然材料


每一种色彩,在不同的题材中都确切的表示着一种特定的宗教含义,同时又能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赏心悦目。甚至连最基本的画布都需要无数工序打磨。采用的颜料全部为金,银,珍珠,玛瑙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荒等植物为颜料。


对于唐卡画师来说,画画之前需要焚香,净身,诵经,犹如一场修心的旅行,在这方寸之间,佛在眼前即在画中也在心中。


静心欣赏唐卡,除了可以被他璀璨夺目的画面所震撼,更应该去体会唐卡的内涵与文化的真谛。


目前,留世唐卡中最贵的为以下这幅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藏家、龙美术馆刘益谦先生以3.48亿港元拍下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同时也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最高成交世界纪录。


唐卡—佛国修行路

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明永乐


这幅唐卡无论在用色、构图和做工上堵独具明初唐卡特色。全幅以墨绿江绸为地,绣以红阎摩敌,红绿对比强烈,色彩浓郁沉稳。


整幅使用大量金钱、五彩及退晕色丝绒绣成,并用金线勾勒轮廓,色彩豪华富丽。

唐卡—佛国修行路

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明永乐 局部图


构图上也是繁而有序、线条精准流畅、无论是画面中心的红阎摩敌或上下方之尊神及天女,乃至跃动的火焰纹及曼妙的卷西番莲纹,皆展现了明初超高的刺绣艺术水平。


而如今在西藏布达拉宫收藏的唐卡更已经是世界的稀世珍宝。


以下为收藏在布达拉宫的唐卡鉴赏

唐卡—佛国修行路

喜金刚像唐卡 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 塑于15世纪


喜金刚又被称为欢喜佛,欢喜的更深层意思为大自在、大自由、大解脱,也就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大欢喜境界。


唐卡—佛国修行路

宝帐怙主像唐卡 藏传佛教护法 18世纪


宝帐怙主可以增智延寿和预防疾病,据说其发下誓愿保护西藏寺院和雪域西藏地界的平安。


唐卡—佛国修行路

释迦牟尼像唐卡 19世纪


这是一幅用堆绣技法制作的唐卡。堆绣唐卡:堆绣又叫剪贴布扎花唐卡。是用各色上等丝绸,彩缎,毛毡,线等材料,剪裁出各种唐卡绘画要素,粘贴手缝在各种布料上的一种制作方法


唐卡—佛国修行路

乾隆御笔佛塔唐卡


乾隆御笔抄送塔型心经,送赠当时藏区班禅喇嘛。塔的宝珠頂上写有梵文兰扎体经咒,塔平中央绘有般若佛母,四级塔身的正中央有一位背对着的禅修者,寓意读经之人,落款为乾隆九年甲子之日。


在唐卡的发展中也因为不同时期而演变出了几种不同唐卡的流派,以下便教大家一些基础的唐卡鉴赏方法。


唐卡画工的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度量方面。度量是决定唐卡好坏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即使微小的错误也能影响唐卡的艺术价值。

(二)线条方面。好的线条是决定价值的关键因素,包括肉体线条、衣纹线条、其它线条。

(三)色彩方面。唐卡的色彩由画师配色(尤其是肉色)和上色的水平决定,上色要均匀,不同颜色相接处要完美,不能出现模糊的情况。

(四)金线方面。金线决定着唐卡的精致程度,为了使唐卡精致,衣服上的金线一般勾的图案越复杂的越精致。

(五)气势方面。好唐卡的总体上的气势往往是很好的,善相的神态要栩栩如生,看似微笑又看似目视你有话说一样,托出善意(慈悲),怒相的神态则要狰狞可怕。


纵观历史唐卡与其说是一件艺术品,倒不如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为后期的藏族文化起到了深层的影响。

但是对于一个信仰苯教的国度来说,突然引入其他教义更合理的解释可能在于君王的博弈,政治的平衡。在一个封建王朝中制度的完善虽然重要,但是信仰的归属也不可割舍。历史上远嫁番外联姻的公主无数,为何文成公主最为有名,出使阵仗之浩大,携带佛籍卷宗之丰富,都可窥探文化植入的政治用意。 而松赞干布也在其34岁时走上了和其父亲一样的道路,究竟是暗杀还是重疾就由世人继续探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