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排名)?

洪浩江苏南通


凯撒,亚历山大,伊凡,彼得,拿破仑,成吉思汗,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


太宗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中不但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还涌现出了许多英明神武的皇帝。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的几位皇帝,看看哪些皇帝可以荣登榜首。

第一位:唐太宗李世民

大图模式作为一位在封建社会“以铜为镜”的优秀皇帝,李世民的英明超乎想象。在李世民还在太原的时候便少年英雄。在他的坚持下,李渊才最终决定进军长安。在进军长安的路上,李渊几番犹豫,但是在李世民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攻破潼关,进军长安。玄武门之变,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李世民的污点。但是这恰好证明了其果决。当皇帝以后,李世民以铜为镜虚心纳谏。南征北战,终成就其千古一帝的威名。

第二位: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不算是皇帝,但是忽必烈将其尊称为元太祖,所以应该也算是一位皇帝了。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其武功了。成吉思汗一生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成吉思汗1206年继汗位以后,便开始了其征伐天下的历程。先是对金,再是对花剌子模,最后是对西夏。成吉思汗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战神的一生。但是正如毛主席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在治国理政方面略有不足的成吉思汗只能排在这里了。

第三位:清圣祖康熙

大图模式

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其排在这个位置是我心中所思所想。(十全老人实在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康熙帝灭鳌拜,平三藩,西征葛尔丹,东平台湾。其武功自然是不用说的。至于说起文治那依旧是不用说的。在康熙开始大胆任用汉臣,其开辟的南书房依

第四位:汉高祖刘邦

大图模式“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位农民皇帝,简直就是历史的传奇。汉高祖刘邦在当皇帝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泗水亭长,泼皮无赖一样的人物。但是在起事以后,刘邦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刘邦志存高远。在进入咸阳宫以后可以做到封闭府库,约法三章。最终刘邦依靠自己的志向,自己的坚韧证明了什么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五位:明太祖朱元璋

大图模式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作为农民的儿子,朱元璋真的足够优秀。在历史上以布衣出生且能够成功的估计就只有他和汉高祖刘邦了吧!作为一个开国之军,而且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在各个方面都颇具魅力。无论是其当年虚心纳谏,还是其鄱阳湖一战定乾坤都证明了其作为一名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


亮子混剪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 ,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隋文帝杨坚(541年 -604年)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


武则天(624年-705年 ),本名武珝(xu),后改名武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大蒙古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明光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凤阳),字国瑞, 原名重八。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洋哥说事呀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1]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年一帝”[2],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朵喵大人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不在少数,尤其是开国之君,但作者个人对个别皇帝还是有一定看法的,如传位嫌疑、乱世枭雄等手段登基的,所以个人意见较为浓重,现列举三位皇帝:

1、秦始皇——嬴政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本来不是强国,但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内逐渐强盛,嬴政继位后扫平六国,一统华夏,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开始的标志。

2、汉武帝——刘彻

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高度巩固了中央集权,抗击匈奴,出使西域,繁荣了经济文化,对农业发展也是极度重视。

3、清圣祖康熙

年幼登基,为收拢全力除鳌拜,为民生削三藩,为国家统一收台湾、战沙俄,稳定了清初期的内忧外患。


转身掉钱包


中国历史5000年,代代都有真英雄。我主要喜欢五位~下面简单的介绍,望您满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22e59b9a0ea41d48c85112b63694d0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