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編制教師,只有教師資格還不行,相關要求你清楚嗎?

教師這個鐵飯碗人人都想端。隨著近兩年來國家對教師福利、管理等各方面改革頗大教師崗更受社會歡迎與認可。而教師編制考試集中在3-7月份,現在大多數考生都進入了緊張激烈地備考中。

不少還在觀望的小夥伴心裡會疑惑這樣一個問題:那我到底明年可以考編嗎?考了教師資格證還有用嗎?今日,小編就給小夥伴們嘮嘮嗑!

1.戶籍要求

目前,部分地區要求教師必須為當地戶籍,這樣也加強了教師隊伍的穩定性。由於各個地區要求不同,有很多地區目前還沒有戶籍限制。

2.學歷要求

教師隊伍越來越完善,對教師的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部分地區小學教師需要專科以上學歷,初中以上教師需要本科以上學歷,有些重點學校要求要是985/211院校畢業生。很多高中教師的要求都已經是研究生學歷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還是要不斷深造自己呀。

3.專業要求

考取教師資格證時,一般都要與本專業相關。學校的招牌要求也大多要求與專業相關,但是也存在部分地區,只要有這個學科的教師資格證,及時專業不相關也可以報考。

成為編制教師,只有教師資格還不行,相關要求你清楚嗎?


4.年齡要求

大部分地區對於中小學教師的招牌標準是30週歲以下,但如果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年齡標準會放寬,但具體要求還是要參照當地招聘簡章的要求。

5.教師資格證要求

要想成為一名編制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教師資格證,有些地區不要求必須有,但是在入職後也是必要要考取的。

正所謂教師編制考試是競爭原來越激烈,各地超編的情況是比比皆是。而且編制考試的條件也是越來月嚴格

主要體現在: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專業對口程度越來越高,持有教師資格證是硬性條規,報考年齡要求越來越低。

首先來看下考試流程

各地招聘考試的流程基本一致,大體如下:出簡章公佈教師崗位——選擇心儀崗位報名、繳費——筆試——資格審查、繳費——面試——體檢——上崗。其中,資格審查貫穿招聘的各個環節。

近年來不少地區的教師招聘考試採用面試前置的流程,即出簡章公佈教師崗位——選擇心儀崗位報名、繳費——面試——資格審查、繳費——筆試——體檢——上崗。同樣的,資格審查貫穿招聘的各個環節。

考試內容

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核應試者對從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識和領域是否有大致的瞭解。

這部分的內容包含了很多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方面的知識。

學科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即應試者所報學科的學科知識。一般來說,試卷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考核學科基礎知識,另外一部分考核教學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主要對基本專業知識、知識技能運用、本學科課程教案編寫進行考核。

教綜

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這三門獨立的學科、構成了教基的核心內容(部分還包括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

考試題型

1.客觀題主要是指單選題、多選題、不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

2.主觀題主要包括名詞解釋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等。

對於題型沒有固定的設置,不同地域的考試題型會有區別。

要想成為一名編制教師,不是那麼簡簡單單的一件事,勵志要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老師們要加油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