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传习录》297: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


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

未达,请问。

先生曰:“《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九个乐章],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

讲谈《传习录》297: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


圣人一生的事迹,都记录在这音乐中,所以有德者一听,就知道音乐是否尽善尽美。古乐如《韶》是舜的音乐,舜是生知行的圣人,雍容揖逊而有天下,他心和气和,而天地也以和应之。他的舞乐自然格神人,舞鸟兽,平和安详,其妙不可形容。《武》是周武王的音乐,他是反身修德的圣人,救人民于水火,但他是征伐杀戮而得天下,所以说不能尽善。

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理”,天下众理皆具于心,音乐、气候也离不开良知的判断。发至良知至诚的音乐、诗歌,必如天籁,感人肺腑,化民成俗。不仅是音乐、气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