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张仲景治疗痰饮“总则”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痰饮的总原则。而随着不断深入的学习和对中医的进一步研究,我渐渐悟到了其中深邃的含义。

首先,张仲景所说的痰饮,当指广义痰饮,即由人体脏腑阳气衰微,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以呕、喘、咳、满、肿、痛、悸等为主症的疾病。究其病机,当与三焦气化和肺、脾、肾、肝的功能活动有关。因正常情况下三焦主司全身气化,为内脏的外腑,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气化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停为患。肺居上焦,主气,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则失于布散,聚为痰饮。脾居中焦,主运化水湿,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既可将津液上输于肺,又可向四周布散全身;若湿邪困脾或脾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为痰湿。肾为水之下源,主水液气化;若肾气不足,蒸化失司,可致水湿泛滥而痰饮内生。肝主疏泄,使气机调畅,三焦气治则津行,从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流。若肝气郁滞则津行不畅致痰饮内生。而诸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因脾阳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水液不归正化反为痰饮积于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寒之气反伤肾阳,由此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波及五脏。故本病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而张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我想应有以下几点:

  • 1、温化水饮,振奋阳气,当为治本之法则。因脾胃喜温恶寒,且水饮为阴邪,阳衰则饮聚,得温则宣化,且饮邪积聚于人体又易伤阳气,所以投以温药,既可振奋阳气,行水化饮,又可开腠理,通水道,畅气机,散凝结,从而使阴阳平和,饮消津布。然温药又有温补与温散之分。若阳微气衰者,当以温补治本。如真武汤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方中炮附子为君,温肾助阳,以化气利水,兼暖脾土,以温达水湿。偏于表者,当以温散发汗,如小青龙汤。
  • 2、应参以行、消、开、导之法。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因水饮多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机升降而周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饮邪为患,既能阻滞气机又可流注经络,痹阻血行。故治之除利用温性药物调理脏腑外,还要配合发汗、利小便或逐水药物来祛除饮邪。如《本义》:“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1]且 “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标本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3、“和”——温之不要太过,应以调和为原则。一方面,痰饮的形成乃脏腑阳气衰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而温补之品多属厚味滋腻,过用则易恋邪;温散药物多为辛燥之品,过服则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加重痰饮为患。另一方面,应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小儿虽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机未充,故应忌用峻剂,当重视宣肺散邪,调理脾胃;青壮年正气旺盛,体质强健可侧重于攻邪泻实;老年阶段生机减退,气血已衰,应扶正补虚。因时制宜——《素问·天元正纪大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张仲景依据这一总则,分别论述了对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治疗,其涉及的方剂虽多,且有小、大、缓、急、奇、偶、复之别,但皆未出“温药和之”之例,堪称后之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