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只為訓練“天才孩子”的婚姻,結果如何呢?

正確的養育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將他變成天才!


一場只為訓練“天才孩子”的婚姻,結果如何呢?

20世紀60年代,一場長達25年的重大實驗開始了。這是一場訓練天才的實驗。

匈牙利心理學家拉斯洛·波爾加正在尋找一位能夠跟他一起合作的妻子,以便在將來他們的孩子身上進行這個實驗。

會有女人答應這種匪夷所思的要求跟波爾加結婚嗎?

有一位女士,她叫克拉拉,她同意了波爾加的要求,並且他們一起生了3位可愛的小女兒。實驗就要開始了。

天才的的誕生

波爾加夫婦首先要給三個孩子選擇合適的領域,經過細緻認真的思考後,他們選擇的領域是國際象棋。原因有幾點,首先,國際象棋領域相對已經比較成熟,而且在開始訓練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反饋和幫助。

波爾加夫婦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在三個女兒的訓練上。在大女兒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她人生中第一個國家象棋比賽的冠軍,而那一次比賽針對的是11歲年齡組的孩子。15歲的時候,大女兒成為了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國際象棋選手,之後被授予特級大師的稱號。

二女兒索菲亞·波爾加的成就比大女兒蘇珊·波爾加更高,1989年在羅馬的國際象棋比賽,14歲的索菲亞一舉奪魁,並在單項世界盃象棋比賽中獲得了當時的最高分,2725分。在國際象棋比賽的歷史上,那一年被稱為“羅馬大洗劫”,洗劫者就是14歲的索菲亞·波爾加。

成就最大的是小女兒——朱迪特·波爾加。在15歲的時候,朱迪特就成為最年輕的特級大師,連續25年在世界女子象棋比賽中排名第一,這個成績一直保持到2014她宣佈退役。

拉斯洛的實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們夫婦成功訓練出3位國際象棋天才。

波爾加夫婦是如何做到的

據拉斯洛的妻子克拉拉回憶:

我們可以在任何學科培養出天才,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陪他訓練,花大量的時間,讓孩子真正熱愛那門學科的話,真的可以達到那一目標。

很簡單的一句話,花大量的時間陪孩子訓練並讓孩子熱愛它們,這樣就可以產生我們日常所說的“天才”。但是很遺憾,光是花大量時間這一條,很多很多的父母是做不到的。波爾加父母為了訓練孩子,幾乎傾注了自己所有的時間,整整25年。

現在的父母不是不想花時間去教育孩子,他們真的很難做到,上有老下有小,四個老人加上兩個小孩,一家人的生活開支都需要這一男一女,兩個頂樑柱去支撐。他們往往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託在學校的老師身上,這或許會有一些幫助,但是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家長比老師要重要的多的多。

在這裡,給家長朋友們一些建議。

在孩子的教育上你們需要比老師更加主動,教育孩子就像是一次長時間的價值投資,這個潛力股的好與壞,取決於家長的投資策略,好的策略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壞的策略也有可能讓你“一貧如洗”。

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選擇一個領域,比如鋼琴,象棋,繪畫等等,最好是相對而言較為成熟的領域,因為這樣的領域已經有一套比較成熟的方式方法,並不需要再去做人為的探索。

接下來,儘可能地陪著孩子進行長時間的大量訓練,並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和反饋。有條件的家庭如果可以請到傑出的導師來幫助孩子,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在訓練的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大量的時間、關注和鼓勵。以成就導向來教給孩子一些重要的價值觀,比如自律、刻苦、負責任以及如何去使用他們的時間。父母也要保持對所訓練孩子領域的興趣度,因為孩子通常會選擇父母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或行業,以便去獲得父母的認可和鼓勵。

當孩子對所學領域格外感興趣的時候,他會表現的比其他同齡孩子更有希望成就一番事業。這個時候要戒驕戒躁,持續練習,並給與反饋糾正。

做父母是不容易的,如果你還沒想好如何去教育你的小孩,還指望著老師去幫你分擔教育孩子的壓力,那最好還是緩一緩再生吧!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個天才的背後都經過了一番焦苦卓絕的訓練和努力,沒有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