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壓阿里巴巴彭蕾、格力董明珠、榮登女企業家榜首

華為今日的崛起,離不開這位技術型女企業家20多年的奉獻,她不僅僅是華為的大功臣,也被人尊稱之為”華為一姐“,她就是華為前董事長孫亞芳,那個任正非最信任的人。

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她從事過技術員、教師、工程師,於1992年進入華為;先後擔任市場部工程師,培訓中心主任,採購部主任,武漢辦事處主任,市場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主任,變革管理委員會主任,戰略與客戶委員會主任,華為大學校長等。

不是創始人的她,於1999年-2018年擔任華為集團董事長,時間長達18年。

一家做通信技術的公司,由一位女性做董事長,想必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這也包括當時很多跟任正非一起創業的華為人。

任正非在對她在外部資源協調上的強大能力非常認可,所以讓她來做董事長,主要對外,而任正非本人則主要抓內部管理。任命之前,為了服眾,任正非就跟團隊的人一個一個去交流,最終在選舉的時候全票通過,左非右芳組合閃亮登場。


她力壓阿里巴巴彭蕾、格力董明珠、榮登女企業家榜首


《走出華為》一書中曾經提到,華為的董事長是在1998年華為出現一些風波的情況下設立的,由於孫亞芳在對外協調上的出色能力,任正非提議孫亞芳做董事長,負責外部的協調,自己專心做內部管理。

或許是孫亞芳曾在幹部工作會議上“小勝靠智 大勝在德”的講話讓任正非高度贊同,

還有就是她強調華為公司各級接班人的標準只有二條,

一是認同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二是有自我批判精神。

任正非對此大為讚賞,1998年的時候他曾在文章中引用孫亞芳的話,以下為原文。

我司副總裁孫亞芳給我一個報告,說了三點問題,1、說了上述致富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說我國不缺科技致富的種子,而是缺少使種子成長的土壤,這就是創新機制。2、區別社會責任(狹義)與個人成就慾望,給以疏導,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選擇有社會責任者成為管理者,讓個人成就慾望者成為英雄、模範(後面要講)。3、一個企業長治久安的基礎是接班人承認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並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孫亞芳不僅僅敢講,工作作風也是雷厲風行,讓大家都非常信服。

為什麼她會進入管理層,主要原因是有一年華為由於高層決策失誤加上回款週期長,導致了資金鍊斷裂,讓公司的處境非常危險,因為當時有幾個月沒有發工資了;而她不僅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為華為籌集到了救命錢,轉危為安(據說大部分資金是給大傢伙發了工資)。這一標誌性事件之後,讓她成為公司的“救命恩人”,再加上平時出色的業務能力,更讓人肅然起敬。女性在科技領域,特別是通信領域能夠有如此能力的人是極其罕見的。

有華為內部人士評價說,在華為的所有部門中,市場、研發和人力資源3個部門是對華為貢獻最大的。但華為最讓競爭對手膽寒的是它嚴密的市場體系,而不完全是技術優勢。與對手在技術上差不多的情況下,華為總能通過市場獲得更大的優勢。而孫亞芳在華為大部分時間主管人力資源和市場。華為嚴密的市場組織體系,也是孫亞芳工作中赫赫戰功。

對通信領域理解通透的她也提出“只有運營商贏得利潤,贏得生存能力,設備供應商才能生存。因此,昔日的競爭對手可以成為合作伙伴。”可見其對行業理解之深。

她力壓阿里巴巴彭蕾、格力董明珠、榮登女企業家榜首

在人才濟濟的華為,在外界孫亞芳不是聲名顯赫的功臣,甚至連很多外部人士都不知道她。

1、她沒有李一男那樣突出的能力。

2、也沒有像徐直軍、餘承東等其他副總的那樣驕人業績。

但是她是任正非思想的高度贊同者和推廣者。1996年市場部的大辭職,為華為帶來了幹部能上能下的觀念,主導者正是她,頗具男兒風範。

真正重要的是孫亞芳的領導才能和思想理念,她與華為的精神領袖任正非的思想是一致的,夥伴要走的長遠必須志同道合,合才能走得遠,合才能做得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