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光复前朝的例子?

爱折腾的杨弟弟


1 有,先说中国封建时代,个人认为最在封建法理正统上,最合理的,有两个,汉朝和唐朝。

2 中国封建历史上一个朝代的结束,一般以禅让和武力推翻为主,不管是哪一种,都要有繁琐的流程和标准。举例说,春秋以鼎为天子象征,秦朝之后,相称帝必要找到和氏璧一样,仿佛这样才算是正统。

3 西汉政权到王莽的手上,是走过正规禅让流程的。代表着西汉政权正式覆灭,新朝登上历史舞台,就和后面的曹丕通过禅让,继承了东汉的正统一样。

而刘秀建立的东汉,由于王莽开挂,遭了天谴,结果还没禅让就挂了。刘秀只好通过各种认亲手段,最后认了汉元帝,也算是老刘家后人,有西汉的继承权,所以,最后干掉所有敌人和不听话的继承人候选人,最后,可以算是光复前朝了。而且西汉,新朝,东汉,在名义上版图势力范围,大致相当。

4 想到刘备,顺口提一句,虽然刘备也建立了蜀汉政权,但是由于东汉的正统是禅让给曹魏,而且曹魏政权一直存在且控制着中国大部分领土,所以刘备应该算是分裂。这个和后面的南北朝等时期差不多。那个时候,所谓的正统一直在南方,而北面的国家,今天建了,明天被灭,后天又复活了,但都不能算是光复。

5 而唐朝正好也是符合光复这一思路,武周继承了老李家的唐朝,正儿八经的登上历史舞台,封官风流快活没几年,结果又被推翻,武则天是自己退位的,禅让给中宗李显,所以唐朝也是光复了。

6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也曾复辟过,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了三次,之后戴高乐光复法国后,全民公决,才建立第四共和国,不过这已不是封建朝代的概念了,还有一个西班牙,复辟了五次,至今仍是波旁王室统治。




桥洞下


我们知道,古代历史就像一个车轮一样,一直以战争与和平的方式不断地循环,所以也使得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频繁,自然王朝的寿命也较短,一个朝代的统治时间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年,然而却有一个朝代维持了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并且它其间还被亡过国,但所幸的是这个王朝灭亡十几年之后又再一次光复了,这样的朝代可不多,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个,这个王朝就是鼎鼎有名的汉朝。

汉朝被分为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一个朝代要分为两个时期呢?这就与汉朝曾被灭亡过的历史有关了。在楚汉相争之后,西楚霸王项羽落败,在乌江自刎,而原是一个小小亭长的刘邦在击败了项羽之后,便一统天下,在长安建立了政权,于是西汉王朝的历史就此开始了。

在此期间西汉又经历了几个辉煌时期,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在位时期的盛世再到孝宣之治,然而辉煌过后接踵而至的往往是衰落。汉宣帝逝世后,整个西汉便开始走下坡路了。元帝无能,使得皇权旁落;汉成帝沉迷美色,荒废朝政;哀帝整日与男宠嬉闹,也对朝政漠不关心,待到汉平帝的时候,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就已掌握了朝政大权。

而此时的西汉土地兼并等现象严重,底层农民苦不堪言,民心将要尽失。而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使得西汉王朝终于倾覆,他就是外戚王莽,王莽借着姑母王政君的关系变得位高权重,但王政君却没想到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听话谦逊的王莽,其实隐藏着一颗狼子野心。

他暗地里广纳名士,结交朝中大臣,还不惜将自己的大量钱财分发出去以拉拢人心,就连在民众之中他也收获了好评。甚至他为了提高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平帝。后来平帝死后,王莽在大臣们的拥护以及民众们的呼声之中成功篡位,于公元八年建立新朝,就这样汉朝便被中断了

但王莽毕竟是篡位之人,并非正统,自然天下也有不少人反对,再加上后来他颁布的一些改革措施,虽然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但效果却并不大,所以新朝也仅维持了15年。在新朝末期的时候,新朝变得四分五裂,社会动荡不安。

这个时候原汉朝的汉室宗亲刘秀,为了光复汉朝便在南阳起兵,并在千秋亭称帝,仍然把“汉”作为其国号,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东汉,然后又经历了十几年的统一战争,使得社会混乱局面的结束,最后东汉又历经了几百年后于220年灭亡。汉朝以它独有的姿态历经了风雨飘摇,屹立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实在不愧为“中国最强盛时代之一”。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朝代,被亡国后还能再次光复,中国仅此一个!


南朝灬


有,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推翻篡位的王莽。建立东汉,光复汉室。

公元前2o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公元二五年。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政权。中兴汉室,在洛阳建都。史称东汉。

刘邦开西汉,刘秀兴汉室,而刘秀是刘邦的后代吗?

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事。

关于刘秀的身份,按照班固在<>中说法。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刘秀出生于南阳郡的蔡阳县。也就是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市,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其直系祖先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

汉景帝刘启和其父汉文帝刘恒共同开创“为景之治。”但由于听从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进行消除藩王,对地方管理格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激化了中央政权和诸王侯们的关系。七个诸侯王担心地位被动摇,他们勾结起来在景帝三年。发动了“七国之乱。”

面对这场战乱,汉景帝刘启安排大将周亚夫平乱,三个月之后,战事基本结束。诸侯王们亿是旗息鼓,势力被大大消弱。

汉景帝刘启一边消费,一边有非分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对地方政权的管控能力。这个时候他的第六个儿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刘发是个出身卑微的皇子,他的出生有一段很有戏剧性的故事。时为太子的刘启在一次酒后召妾子程姬侍寝,当时程姬身上不方便,但却不敢抗命,怎么办?趁着太子醉酒。程姬便让自己的侍女唐儿替代出场。就是酒后的一次临幸,唐儿怀上了刘启的种子并生下了儿子刘发。对于刘发,刘琦并不器重。但是毕竟是亲儿子。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刘发被安排到长沙为王,唐儿虽然不受皇帝的待见,而刘芳对自己的母亲却是爱心满满。每年他都要让人把长沙大米送到长安孝敬母亲,然后把长安的泥土运到长沙十多年过去了。有长安运到长沙的泥土,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很大的高台。刘芳想念自己的母亲,日日登高,遥望长安。

这件事情传到汉景帝刘启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个儿子很有孝心,当委以重任。汉景帝将长沙附近的武陵,零陵,桂阳三郡也划到他的封地之中。刘芳在长沙期间表现优异,分地逐步扩大。公元前129年。汉武帝继位后的元光六年,刘发去世。

诸侯割据问题依然困扰着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27年,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颁发了(推恩令)。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设置更多的诸侯,缩小每个诸侯的领地,从而达到消弱诸侯的力量,防止他们做大的目的。(推恩令)既削弱了藩王的力量,也遏制诸侯王家族的发展。

长沙王刘发去世后,他的领地被其子刘买继承。按照(推恩令)的要求,刘买的每个儿子只能一次继承父辈的领地。刘买的后代的地位日趋低微。

(后汉书)的记载,刘发之后,其子刘买被封舂陵节侯,刘买的孩子刘外进一步削弱,从侯爵变为了郁郡太守,刘外生下刘回,刘回只担任巨鹿郡的都尉,到了刘回之子刘钦时,刘钦只是南顿县的县令。

从长沙王到区区的南顿县县令,刘秀一脉一代代走向了没落。做南顿县令的刘钦死亡时,儿子刘秀年仅九岁。没办法,叔父刘良抚养刘秀长大,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一片混乱。刘秀则以平民社会在宛城起兵,经过南征北战,光复汉室,建立了东汉政权。

如此看来,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代,他们是以武力的方式进身历史,而后逐渐推翻新政,维护政权。


用户liuchangwen


明朝灭亡后,许多人都以反清复明为大业,比如郑成功,一直坚持在抗清前线,令清朝统治者寝食难安,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清顺治帝崩,皇三子玄烨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廿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

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永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然而根据夏琳《闽海纪要》和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郑成功病情一开始并不严重,还能看书、观台、饮酒,有人认为可能是被下毒害死。

还有夏定国,夏完淳等等。


Zeus的Zone


1.汉朝 公元元年前后,汉高祖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逐步衰落,全国到处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外戚王莽登上皇位,建立新朝。公元23年,天下大乱,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汉朝刘姓远走刘秀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

2.唐朝

弘道元年(684年) ,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改国号为周,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唐朝复辟。


动作一日史千年


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有两次光复前朝。

第一,东汉推倒王莽政权。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东汉只是历史上后来根据地理位置区分。刘秀与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刘玄同属刘邦后人,根据中国世袭制度,本身就属于同一政权。

第二,清朝,后金(1616年—1636年),是原明朝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清朝的前身。后金之义,同「爱新」相同,是表明承袭完颜氏的金朝。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秦岭淮河以北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疆域辽阔。

还有人对南宋北宋有疑问,经历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庙称帝,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实力并未亡国。所以不算光复前朝。


大豫风尚


你所说的应该是“开历史倒车”的例子,历史上尚无成功的先例,但是想“开历史倒车”的人确实是大有人在,如清朝的前期就有“反清复明”运动,这样的例证在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并不鲜见,成功者却没有,历史沿革总是以其铿锵有力的步伐向前,我想过去是这如此、未来也必将还是如此。


赵广州156130073


可以说没有。东汉和西汉完全是两码事,两朝没有实质性的继承关系。唐朝的安史之乱,实则上并没有推翻唐朝,因而也谈不上光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