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练得多就考得好?巧用“泰勒效应”,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可以不贪玩,每天懂事的坐在书桌前学习。可是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孩子的成绩真的会提高吗?

自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一个自律的人也是一个容易取得成功的人。但是对于“自律”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自律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节约时间,把时间都用在学习或者工作上吗?

这是不正确的。

一个真正会学习,会工作的人是懂得劳逸结合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心无旁骛的进行高效的学习,同时又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一个不会玩,不会放松自己的孩子,是很难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当然,那些把学习当成乐趣和享受的人除外。让孩子学会科学高效,劳逸结合的去学习,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练得多就考得好?巧用“泰勒效应”,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泰勒效应”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泰勒效应”,但是他的提出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为纪念他在管理学上的伟大贡献,我们将他提出的一个原理称为“泰勒效应”。

那“泰勒效应”是如何得出的呢?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1989年任职于伯利恒钢铁公司,在那里泰勒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泰勒从公司里精心挑选出了75名高炉产品的搬运工人,通过观察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长等,发现工人每天不停地工作,当他们的搬运量达到12.5吨时,工人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泰勒发现里面有个叫做施密特的工人非常爱财,经过几天的观察,泰勒要求给施密特更高的工资待遇,但是施密特如何进行工作要听从泰勒的安排。泰勒要求施密特每工作26分钟就休息34分钟,按照这种工作方式,施密特可以做到一天搬运48吨产品,而且不是特别疲惫,他的工作量是普通工人的4倍。

由此,泰勒得出结论,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更加科学高效!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

这一理论促进了工人工作效率的提升,那这一理论运用到孩子的学习上还是否成立?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心理学家又进行了一个飞镖实验。

学习练得多就考得好?巧用“泰勒效应”,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飞镖实验

心理学家选出了一群青年来练习飞镖,他把他们分成了三组,第一组的人要在二十天内每天练习飞镖。第二组只要求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练习飞镖,其他的时间运动员们可以思考自己的姿势,瞄法等,用来自我检查,对错误加以矫正。第三组则只需要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练习飞镖。

最后,不出意料的是,第三组的成绩非常差,但是成绩最好的小组却不是每天勤奋练习的一组,而是劳逸结合,自我思考并自我矫正的二组。

这个实验又一次验证了与其忙忙碌碌的去学习,不如合理安排好时间,找到正确的方法,科学高效的学习。

学习练得多就考得好?巧用“泰勒效应”,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

1、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学习过程中最可怕也最容易让人感到沮丧的事情就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花很长时间去学习,但是成绩没有起色。这样会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动力。

长时间的学习会使我们事倍功半,且非常容易疲劳,。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当我们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停下来,让大脑放空休息一下,这样我们大脑会更加灵活,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当孩子学习一个小时后,这个时候大脑已经接收了很多信息,并且开始感到疲惫,所以建议孩子在这个时候停下来,给自己五分钟时间且,放空大脑,去休息一下。长期的学习不仅不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反而会因为大脑的疲倦而使我们的学习状态下降,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一天中的这四个时间段最为清醒,利用好这四个时间段,我们的学习会更加高效,学习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第一个时间段,清晨起床后,这个时间,我们的大脑刚刚经过充分的休息,非常清醒和活跃,因此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单词,或者背课文,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且不容易忘记。

第二个时间段,上午八点到十点,此时的我们刚刚吃完早饭,处于精力充沛,元气满满的状态,这个是时候开始学习,思维更加活跃,也是我们攻破难题的好时机。

第三个时间段,下午六点至八点,这个时间段也是非常适合我们学习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复习我们学过的内容,整理笔记,巩固知识,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四个时间段,入睡前的一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脑中回忆一下我们的学过的内容,再次查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记得不准确的地方,再着重掌握。

学习练得多就考得好?巧用“泰勒效应”,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2、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改掉拖延,学会高效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思考方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既锻炼了孩子发现新方法,接受新方法的能力,又可以让孩子在各种学习方法中提炼总结,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适的学习方法会使学习变得高效。

现在有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其实这跟小时候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大多数忙着上班,其实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很少。可能你的孩子在你不知道的某段时间,慢慢的就养成了做作业拖拉和学习不专注的毛病。

我们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关注,给他培养起好的习惯。该起床的时候不要赖床,该写作业的时候提醒他抓紧写作业,且给他规定时间,催促一下他,不要“磨洋工”,让他养成高效学习,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效率高就是在节约时间,做事不拖拉说明孩子有行动力。要做到高效学习,首先要改掉“拖延症”。

学习练得多就考得好?巧用“泰勒效应”,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教育孩子,有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找到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能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成功。孩子的成长道路也可以更加轻松、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