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师专业化、可持续与生命性发展内涵:职业、时间与本体(五)


6.教师专业化、可持续与生命性发展内涵:职业、时间与本体(五)

教师生命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为,是教师在既承认又突破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束缚与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放大与提升其精神生命价值与意蕴的过程。自主自为,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与能动性,突出的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把握,是人对自我及与客观外界之间联系的一种主动掌控。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自主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教师生命发展作为教师自身的一种自主自为,反映和体现的就是教师对自我生命的主宰与控制,其中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塑造等,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发展的主人。这种发展不仅是教师职业内的类生命发展,更是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全部生命的发展;不仅是活在当下、面向现实的发展,更是瞄准明天、走向未来的发展。

在这当中,自我认识,实际上就是要不断增强职业的自我意识,懂得“我是谁”?继而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职业内涵与特征。自我把握,就是要基于生命的每一天的发展,故而特别注意规划和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天。自我塑造,就是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焕发自身生命潜能的需要,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蕴。

通过以上简要的论述,我们可以初步地看到,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到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再到教师生命发展研究,显示着教师发展研究的重心转换和指向变化。这种转换和变化的过程,就其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并不是单向单一的,而是双向多向复合重叠的;不是单兵作战和各个击破,而是多路配合和交叉互动,进而从整体上使教师发展研究在宽度与深度得以不断延伸和拓进。

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生命发展不但不排斥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且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看成是教师生命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基础。离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探讨和研究教师生命发展,必然有悖教师生命发展的内涵与属性,进而使之泛化成一般人或一般职业人的生命发展研究。

在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从人性与人本的视界与高度予以生命的关照,那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难以突破自身“瓶颈”、“高原”的限制与束缚,进而实现原有基础上的铺展与提升。另一方面教师生命发展又远远不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能包含和囊括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所关注和重视的其实主要就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生命发展不仅关注和重视教师职业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关注和重视教师作为人特别是作为教育职业人的全部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生命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和多样的。

据此,我们可以给教师生命发展的内涵作一个简要的界定:教师生命发展是教师生命在教育生活世界中的动态呈现和立体反映,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以自身健康、和谐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存在为前提和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生命发展(主要是专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而实现推动学生生命发展的工具(外在)价值和促进自身生命发展的本体(内在)价值及意义的过程。

6.教师专业化、可持续与生命性发展内涵:职业、时间与本体(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