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讲话口吃,家长应该怎么纠正

天天活泼好动,特爱表演,前几天看了电视上的模仿秀,看到那个口吃叔叔每次说话都把家人逗得哈哈大笑,他也忍不住模仿起来,起初大人没在意,还夸他模仿得很像。可一连几天,他都说话结口吃巴。

孩子讲话口吃,家长应该怎么纠正

1.孩子天生爱模仿

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模仿能力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电视或电影场面中,看到口吃情节,他很容易就会模仿。如果父母处理不当,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形成习惯性口吃。

避免口吃环境。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爸爸妈妈跟孩子说话时尽量语气舒缓,音节清晰,发挥好示范作用。更要尽量避免孩子与口吃患者接触,电影电视中有口吃情节应避免让孩子观看。

孩子讲话口吃,家长应该怎么纠正

2.心里明白说不出来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词汇通常是很困难的,因此,说话时出现犹豫、吭哧、停顿和重复等,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尤其是当他说话过于急躁、紧张或激动时,更容易出现口吃。

家长首先不能急。孩子说话有点磕巴,父母耐心地倾听,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讲话要缓慢,不要着急,尽量说一些短的语句。

别轻易打断孩子。孩子说话时,轻易不要打断他们,在说话不连贯时更是如此,好好地鼓励他,让孩子心情愉快、舒畅,更有自信而连贯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帮孩子表达。必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重复孩子表达的意思,这不是单纯地帮孩子解围,而是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方法,避免因内心紧张而加重口吃。

孩子讲话口吃,家长应该怎么纠正

3.突如其来的压力

有些父母过于心急,当孩子学话时,作过多的矫正,或进行斥责、嘲笑。这些做法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副作用,使他们说话时产生紧张感,从而口吃现象也逐渐加重。另外,环境突然改变、亲人离世、惊吓等情况,也会使孩子产生压力,导致他不愿说话甚至出现口吃。

帮孩子减压。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尽量不要制造紧张气氛,更要避免体罚或训斥孩子,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攀比。

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经历环境突然改变、亲人离世或受到惊吓后有口吃现象时,在情感上多支持和接纳孩子,给他情感的宣泄渠道,及时转移他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