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开启全新的一种生活模式,家长不能随时随地陪在孩子身边,一开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吃不好、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入园焦虑”、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但却少有家长注意到——

孩子在幼儿园“拉粑粑”吗?

倩倩今年都4岁了,据倩倩妈妈说:“有时候其他小朋友邀请她一起去公园玩,她也拒绝,经常一回家就冲进厕所。”其实,像倩倩这样在幼儿园宁愿憋着也不“拉粑粑”,非要回家才肯上厕所的孩子不在少数,那么为啥孩子不在幼儿园“拉粑粑”呢?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一、不好意思“搞特殊”

大部分幼儿园都有固定的上厕所时间,但是那个特定的时间段很多宝宝并不想“拉粑粑”,如果错过这个时间之后再想上厕所,就需要向老师“打报告”。

一些宝宝会觉得这种情况很“特殊”,因此觉得害羞、难为情,尤其是平常就比较内向的宝宝就更不愿意因为“拉粑粑”而被老师或同学关注了。因此他们宁愿憋着也不愿意在幼儿园“拉粑粑”。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二、不熟练自己“拉粑粑”

有些宝宝在家的时候,没有专门做过如厕训练、对幼儿园的马桶或蹲坑不熟悉、穿脱裤子等动作不熟练,再加上宝宝不好意思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老师太忙没有注意到宝宝的需求,这都有可能让宝宝不愿意在幼儿园“拉粑粑”。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三、没有安全感

上厕所是一件很隐私的事情,3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这一定的“隐私意识”,所以在对幼儿园的环境还没熟悉甚至有抵触心理的情况下,很可能愿意在幼儿园拉粑粑。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四、因为“拉粑粑”受到过批评或嘲笑

有些宝宝可能在之前有过因为“拉粑粑”而被批评或嘲笑的经历,或者看到过同学经历这种事情,所以就不愿意在幼儿园拉粑粑了。比如某次拉粑粑的时间比较长,老师催促了;某次拉粑粑的味道有点大,受到同学的嘲笑等。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如何开导孩子在幼儿园“拉粑粑”?

1、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嫌弃他

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拉粑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老师并不会因为拉粑粑而讨厌他。即使是上课时间,只要举手说明老师也会同意他上厕所。

2、做好如厕训练

孩子在家的时候,就要做好如厕训练,学会穿脱裤子、擦屁股等技能,而且家长最好避免给孩子穿太繁琐的裤子,这样宝宝拉粑粑就会顺利很多。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3、告诉宝宝憋粑粑有“害处”

家长也可以告诉宝宝,想拉粑粑的时候要尽快去,如果憋的时间太长就会肚子痛之类的,让宝宝意识到憋粑粑是不好的事情。

4、通过绘本、故事开导孩子

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绘本、故事来让孩子明白,幼儿园没有那么可怕、小朋友们都需要拉粑粑,所以想要上厕所的时候完全可以大胆一点,告诉老师。


为啥孩子宁愿憋着,也不在幼儿园“拉粑粑”?4个原因家长要了解

最后佳佳给大家推荐一套《陪你长大》共30册的绘本,内容分为人际交往能力、健康生活习惯、语言启蒙、艺术启蒙和科学启蒙5个部分,帮宝宝学会自己《吃饭》《拉臭臭》《穿衣服》《刷牙》《洗澡》等技能。

还有一套《我爱幼儿园》系列绘本,通过小男孩米勒上幼儿园遇到的故事,消除宝宝对幼儿园的恐惧,帮助宝宝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其中“快去上厕所”的故事,就是专门提醒小朋友,要及时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害羞也别憋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