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話音未落,一時間A股大漲、機構激辯、行業熱議......官方和民間資本靈敏的觸角對“新基建”所做出的巨大反應表明,無論此番定調對他們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新基建”都將被載入我國經濟轉型的史冊當中,成為標誌性的一頁。

基礎設施,有“傳統”與“新型”之分


傳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橋樑等。這一領域,中國相對完善,但仍存短板。

新型基礎設施,一般認為包括 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

這一領域,中國有較大發展空間。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緣何受到關注?


而另一種觀點則更為具體:與傳統基建,也就是所謂的“鐵公基”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橋樑、水利工程等大建築和公共設施不同,“新基建”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這也是目前最廣為人所接受的定義。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為什麼“新基建”會在此時被中央多次提及?不是傳統基建不再重要,而是大面積仰仗傳統基建來刺激經濟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我國應對錯綜複雜的全球環境以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需要。


“四萬億投資計劃”曾經在2008年、2009年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成功擴大我國內需的十餘年間,全球範圍內以科技力量為引領的數字經濟正在迅速崛起,尤其在這場蔓延全球的肺炎疫情中,不論是國家層面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還是社會層面廣泛運用5G助力遠程會診、運用大數據技術支持復工復產等等,都讓我們深刻地意識到,科技力量正在逐漸成為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強兵利刃”,進一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迫在眉睫。


而正如傳統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強有力的物質工程基礎設施予以支撐一樣,作為傳統經濟的升級,數字經濟建設同樣也需要與之配套的信息基礎設施予以支撐,

同時,在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已逼近百萬億元大關的前提下,此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體量將勢必更為龐大。


如果更進一步拆解,這7個領域可以劃分為3個層面:

層次1:數字基建

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支柱,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它們是新時代的“電力”和“石油”,數字基建更多是輕資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

層次2:以數字化為核心的全新基礎設施

這部分是由數字基建引發的全新配套設施,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應用領域配套設施(如光伏、生物質能、清潔供熱、垃圾發電、高端製造)、無人化配套設施(如無人機、無人配送物流系統、無人化防疫系統)、衛星太空基建等,以及這些領域對應的園區項目。

層次3:經過數字化改造的傳統基建及其新型細分領域

這部分是經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傳統基建設施,或者是為彌補某些傳統基建“短板”而生的新型細分領域。


比如傳統基礎設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領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農業、智慧警務、智慧消防等)、交通運輸短板領域(軌道交通、冷鏈物流等)、能源行業短板領域(核電、特高壓、充電樁、加氫站、鋰電創新、工業供汽等)、環保基建(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新舊動能轉換園區等。

由上可見,數字基建和傳統基建在第2層、第3層可能會有所重疊,是補充而不是互斥關係。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基建“新”,則中國數字經濟“興”


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以數字化基礎設施為核心的內涵就註定了“新基建”與數字經濟將是“一榮俱榮”的雙贏關係,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內涵及意義之更新,將勢必成為我國數字經濟興盛發展的又一契機。


作為“新基建”的領銜,5G被官方定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未來承接的產業規模以及對新興產業所起的技術作用方面,其作用力不容小覷。《中國5G經濟報告2020》顯示,我國5G產業每投入1個單位,將帶動6個單位的經濟產出,溢出效應顯著。此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龐大的產業規模及投資量背後,必定是夯實5G基建的結果。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圖表:5G產業鏈關鍵公司圖譜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同時,作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5G也承擔著全球科技競賽的使命,從錯過1G和2G時代的戰場,到參與3G和4G時代,再到逐漸成為5G網絡的領跑者,中國拼的不僅是科技創新能力,更是超前部署的戰略意識。大力發展5G基建,加速5G的商用進程,將為各行各業的創新轉型贏得時間,助力我國全力爭搶5G制高點,併為中國數字經濟帶來巨大機遇。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數據中心是首次被列入加快建設的條目,獲得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如果說發展數字經濟必須加大對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那麼數據中心就可以說是這些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


作為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和存儲數據信息的必備介質,在大力推動“新基建”發展的過程中,隨著5G商業化進程加速、流量持續增長,雲計算和邊緣計算需求繼續增加,行業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將顯著提高。


而建設數據中心又需要高速互聯網接入帶寬、穩定充足的電力供應、恆溫恆溼的機房環境、實時有效的集中監控等,客觀上又體現了對5G基建、特高壓基建、人工智能基建、工業互聯網基建等的需求。事實上,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這七大領域之間本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圖表:IDC產業鏈資料來源:華為雲社區,中金公司研究部

逢山修路,遇水架橋,天塹變通途......儘管此次變革方興未艾,是否撐起穩增長大旗還有待驗證,但也改變不了當前中國亟需加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事實,利用“基建狂魔”優勢加快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是應對當前我國傳統基建趨於飽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勢在必行之舉,將大大優化我國產業佈局、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新基建”受關注,並非始於今年

官方表述“新基建”概念,源於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談及2019年工作任務時,會議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3個月後的2019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規模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表述背後,意味著政策支持。2020年1月3日,開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顯而易見,對“新基建”的“投資支持政策”,箭在弦上。

此後,不少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把5G網絡建設等作為2020年投資重點。

不難發現,推進“新基建”,是2019年以來的明確方向。今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等原因,“新基建”進度受到影響。隨著復工復產,加速推進成為必然。

分析認為,加快“新基建”進度,對穩投資、穩增長,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部委有何政策,各地如何打算?

加速“新基建”,部委在行動。

近期,工信部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優化5G網絡建設計劃,加快5G基站建設力度。3月6日,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研究部署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在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看來,5G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它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時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就推動智能汽車快速發展,中國將利用多種資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車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等。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

近日,為加快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


發力“新基建”,地方有打算

加快5G建設佈局,是各地共識。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20年要推進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全覆蓋,啟動全省5G規模化商用。甘肅省表示,2020年要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5G全覆蓋。重慶市提出,要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2020年新建5G基站3萬個。

“超前謀劃、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寫進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該省將加快建設“萬兆園區、千兆城區、百兆鄉村”光纖,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1.4萬Gbps,5G基站達到1萬個,實現市級以上核心區域覆蓋5G網絡。

“加快佈局5G基站、物聯網、IPv6等新型基礎設施”,是河北省2020年努力方向之一。該省今年將推動數字河北建設,促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還將“推進石家莊數字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高質量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

3月6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到廣州市就“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進行專題調研。從成本方面,他強調,要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加強服務保障,進一步降低5G基站用電、租金成本。從示範應用推廣方面,他指出要加快在工業互聯網、政務服務、教育、醫療、農業等重點領域的5G融合應用,促進5G技術與產品快速落地。更有雄心的是,他希望推動5G技術攻關,加快5G全產業鏈發展,“打造世界級5G產業集聚區”。

同日,上海市委常委會會議指出,加快培育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

3月7日,重慶兩江新區應用5G技術舉行“新基建·智能網聯”雲簽約專場活動,簽約項目總投資62.8億元。其中包括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山西也傳來信息:新型基礎設施百度雲計算(陽泉)中心二期項目第一階段工程,預計年底竣工。

除省份外,一些城市或城區也在考慮加速“新基建”。

北京通州區2020年加快推進副中心“5G+政務服務”場景應用。近日,《杭州市5G通信設施佈局規劃(2020-2022年)》獲杭州市政府批覆。杭州希望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5G第一城、全國5G網絡建設的示範區”。

關注 : 建設庫——建設行業全能專家 !定時更新全國各省中標100強!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建築資訊!

查建築企業資質、榮譽與不良就上建設庫!

風口來了!後疫情時代下,一文帶你瞭解“新基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