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世界口腔健康日:牙周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三类人群要高度重视口腔健康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20日电(孙丽霞 叶鸿)“牙龈经常出血是上火导致的?”“牙齿松动是因为年纪大了的必然现象?”很多人对于口腔健康的问题存在着很多疑问。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共求,口腔健康”,在世界口腔健康日来临之际,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刘玉芝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脓肿等都是牙周疾病的一种表现,一定要重视口腔卫生,将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远离口腔疾病。

  据刘玉芝主任介绍,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牙龈炎是单纯累积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表现是牙龈出血和口臭,如若忽视会使疾病加重,最终发展为牙周炎。牙周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退缩,进而出现食物嵌塞、口臭,随着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牙齿开始松动移位并出现牙周脓肿。然而,牙周疾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许多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大部分的牙周疾病,如早晚正确的刷牙,使用漱口液、牙线、牙间隙刷,咀嚼口香糖等都有益于口腔健康,远离牙周疾病。

  “儿童、孕妇及老年人这三类人群要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刘玉芝主任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儿童而言,完好的乳牙发挥正常咀嚼功能,保证颌面部和全身发育,因而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石。宝宝未长牙前,用湿的柔软纱布缠绕手指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每天一次;幼儿开始长牙后要由父母给予认真刷牙,出生28个月后,宝宝才能自己漱口;三岁后,父母要开始教孩子自行刷牙,使用圆圈刷牙法。三岁前应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三岁后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使用牙线,定期看牙医。

  女性在计划怀孕前一定要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和隐患,确保孕期口腔健康。同时,要积极了解口腔健康知识,注重口腔健康维护,膳食营养平衡,避免药物应用。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Bass刷牙法),每天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用含氟牙膏、牙线。若出现呕吐、胃返流等,建议呕吐后用清水或含氟漱口水漱口,或用手指把牙膏涂在牙上,等待三十分钟后再刷牙。

  对于老年人来说,目标是保留更多的功能牙,维持口腔功能状态。提高口腔自我保健能力,注重个人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修复缺失牙。除刷牙、牙线等常规口腔健康措施外,如果佩戴活动义齿(假牙),需要每天三餐后进行清洁,遵循口腔科医生医嘱,使用专用的义齿清洁剂进行清洗。

  “由于大众对牙周疾病的认识不足,使牙周疾病的治疗率相对较低。”刘玉芝主任说,牙周疾病不可小觑,除了会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可加重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不仅危害全身健康,而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当牙龈出血或疼痛、持续的口腔异味、牙齿松动和牙缝扩大等都是口腔不健康的表现,如果常规刷牙出现出血的现象说明已经患有牙龈炎或者牙周炎,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