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自由與門檻牽制

毫無疑問,摩托車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交通工具。上天入地,穿林過水,無所不能。汽車能去的地方它會讓你玩的更爽,汽車不能去的地方它能帶你探秘不為人知的秘境。然而正是由於空間的開放性和兩輪的駕駛上手難度,也導致摩托車的門檻過高。不少人仍然認為其是難以駕控和危險的東西。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操控與危險並存

然而摩托車真的難以駕控和危險嗎?這得分兩方面來看。摩托車一旦上手,實際上比汽車的駕控自然得多。摩托車的把式方向盤更能直接精準的傳遞駕控,動力響應也比汽車要快得多。更能達到人車合一的境界。另外由於360度的開放視野優勢,摩托車比汽車能更早預判到周圍的危險信息。

但是在急剎車和彎道中,摩托車在制動距離和穩定性方面確實處於劣勢。這對於應對一些突然情況十分不利,比如突然出現在馬路上的橫穿和彎道中的對向過線駕駛、沙石水窪等。另外,當然的,暴露在空氣中的騎士,除了頭盔和護甲衣外,對於別人的主動性撞擊也毫無辦法。修雷傲願每個騎士都足夠幸運。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顏值與“醜陋”齊飛

極簡的街車,兇悍的跑車,泥濘的ADV,紳士的復古,粗獷的巡航,輕盈的enduro,優然的踏板,以及各種極致的改裝,沒有哪位騎士不真正愛ta自己的愛車。不論是修雷傲的第一輛GW250,還是現在的F850GS ADV,每當修雷傲朝愛車看上一眼時,心裡都會產生莫大的欣慰和滿足。騎士和摩托車直接的感情,真的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然而,在外人的眼裡:“15萬?買這麼個醜陋玩意,是我瘋了嗎?”摩托車是純粹的產物,汽車是工具屬性的延伸。我能理解汽車的審美和文化,但很少有人能懂得摩托車的美。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方便與麻煩同在

上車就走,隨到隨停。你能想象在以最便捷的方式迅速到達城市任一地方而不用擔心停車違章、油耗等問題那種優越感嗎?不佔空間,油耗低廉,保養簡單,低廉的使用成本讓它在日本,東南亞,臺灣,歐美等地區,在全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摩托車的地位。但是攜帶能力,載人能力、防雨雪能力也不盡人意。影響操控和“醜陋”三箱、尾座不得不出現在純粹的摩托車上。但是,這世間並沒有完美的造物。人和車都是如此,我們依然深愛著它。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昂貴與低廉

昂貴如H2R、HP4等超級跑車,低廉如150cc的民用車,摩托車形態各異。不管是作為民用工具存在,還是玩樂工具,一定要買你能買得起範圍內的最好的車,不要讓自己後悔。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騎士精神與流氓

絕大多數騎士都信奉所謂的騎士精神,樂於助人,保護小貓咪。猶如孤單俠客,夢想浪跡天涯。但不可否認,騎車人群中確實也有不少瑕疵存在。炸街,自私自利,危險駕駛的行為永遠不受歡迎。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美女與野獸

女騎士永遠是男騎士眼裡最閃亮的星,這裡面既有惺惺相惜的認同感,也有異性相吸的互補。男女騎士可以做真正的朋友,夥伴。在胯下的野獸和迷人的女騎士之間,男騎士永遠都能做出最妥善的選擇。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狂野與優雅

暴躁的1290,高亢的R1,蓄勢待發的1250adv,優雅的XSR900,vespa300。拿得起放得下,你的車庫可能並不是只有一輛車來詮釋你的多變風格。脫下皮衣,換上無畏的拉力服,搖身一變,你就從眾人眼光中揚長而去,消失在茫茫的林海雪原。沒有人知道頭盔下的你是誰,任何東西都無法定義我。胯下只有猛獸,前面只有遠方,兩邊有不斷逝去的人群,耳邊只有風的呼嘯。你和世界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你甚至都不知道你自己是誰,你身在哪裡,你要去何方。莊子逍遙遊也不過如此。你,體驗過這種感覺嗎?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 最後兩條,歡迎由身為騎士的你來補充~

摩托車十大悖論(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