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茶與人生(散文)


原創作品:茶與人生(散文)

七碗清風自六安,每隨佳興入詩壇。

纖芽出土春雷動,活火當爐夜雪殘;

陸羽舊經遺上品,高陽醉客避清歡。

何時一酌中霖水?重試君謨小鳳團!

這首出自明代詩人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位仁君一起品茗六安瓜片茶時溢美之詩,充分肯定和讚頌了六安瓜片歷史名茶的“上品”地位。

春天來了,大別山的新茶上市了,享譽國內外的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華山銀毫、舒城蘭花……為春眠不覺曉的人們送來提神健腦,解渴生津的清香。早上上班,走進辦公室,首先泡一杯春茶,精力充沛,腦子清新,文思泉湧……

茶,乃中華之國飲。茶文化,中華優秀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幾千年古老文化在茶葉上的積澱。中國的茶,歷史可上溯到母系社會後期,即神農氏時代,距今有五六千年歷史了。

我國的茶文化之所以在唐代能夠繁榮興盛,主要與當時佛教禪宗的興起,科舉考試的需要(長時間禁閉式的答卷要用吃茶來提神醒腦)及貢茶制度有密切關係。這裡說的吃茶,就是考生進考場前幹吃茶葉,而非今日喝茶水也。古人用茶當藥吃,茶由藥演變而來,才有今人之煮茶、沏茶、泡茶、飲茶、喝茶之風氣。


原創作品:茶與人生(散文)

中國人與茶相依為命。縹緲了數千年的一縷茶香,浸潤了古時詩篇,氤氳了今日筆墨。茶,已然成為一種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著每個中國人心底的詩意。在文學名家的筆下,這盞茶至濃至淡,至俗至雅。可以品出風雅悠閒,可以品出紅塵人間。

過去北京有“萬和茶樓”,隔壁為一書屋,來此飲茶、讀書、歇息者甚多,有人為茶樓題得一聯:“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此聯寫得自然活脫,飄灑有致,妙語天成,使茶樓頓生古色古香。人們玩味其中,更覺得情趣無窮。

品茶,使我們的社會充滿和諧與溫馨。“一人喝茶幽,兩人喝茶勝,三人喝茶趣,四五人喝茶樂”。《紅樓夢》第41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詳細描述了妙玉選茶、選水、選茶具直至品茶的全過程。

“七碗清風”:即唐代詩人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詩中有:“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神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七碗清風”即由“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詩句化衍而來。明代有一幅流傳至今的名畫——《惠山茶會圖》。該畫描繪文徵明清明時節邀朋友蔡羽、湯珍、王寵等瀏覽無錫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煮茶品茗賦詩唱和的情景。我國古代文人以茶會友,親和禮讓,清節勵志的積極進取精神,以及追求自然和諧,清靜致遠,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不正是現代人所追尋需要的情趣嗎?


原創作品:茶與人生(散文)

周作人說自己吃茶是夠不上什麼品味的,從量與質來說都夠不上標準。他在《吃茶》中寫道:“從前東坡說飲酒飲溼,我的吃茶就和飲溼相去不遠。”古人飲茶的分量都是很多,唐人所說喝過七碗覺腋下習習風生,這碗似乎不是很小的,所以六朝時人說是“水厄”。周作人所喝的只是一碗罷了,而且古人那是加入鹽姜所煮的茶他也沒有嘗過,不曉得是什麼滋味,或者多少像是小時候所喝的傷風藥午時茶吧。講到質,他根本不講究什麼茶葉,反正只是綠茶罷了。

林語堂是個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他常說:“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他喝茶有“三泡”之說,“第一泡譬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為年齡恰當的十六歲女郎,而第三泡則是少婦了。”他在《談茶與友誼》中寫到,茶有一種本性,能帶我們到人生的沉思境界裡去。在嬰孩啼哭的時候喝茶,或與高談闊論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雨天或陰天摘採茶葉一樣的糟糕。他還說,茶葉在晴天的清晨採摘,那時的山上晨氣清稀,露香猶在。

蘇童覺得喝茶是自我款待的最簡捷最容易的方式。他在每一個安靜的春夜,捧住一杯新沏的春茶,突然對於茶的美妙有了一種醍醐灌頂式的頓悟,茶的無可比擬的綠色、茶的無可比擬的香氣,果然就在手邊,果然就在嘴裡。他在《一杯茶》中這樣寫:喝一杯好茶,能領悟茶中的綠色和香氣,浮躁蠢動的心有時便奇異地安靜下來,細細品味了竟然懷疑這是大自然饋贈我們的綠色仙藥,它使我們在紛亂緊張的現實中鬆弛了許多,就因為注水泡茶的一個動作,就因為舉起茶杯的一種期待,就因為杯中的那點綠色、那縷香氣。


原創作品:茶與人生(散文)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文學名家的嬉笑怒罵,也盡在一杯清茶之中。他們這種氣味相投的緣分,也為品茶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一提到茶葉,六安人就倍感自豪,因為六安茶以其獨一無二的色、香、味、形聞名天下,其中更是以躋身中國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最為著名。明代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就有這樣的記載:“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精品”。當然不僅僅六安瓜片備受尊榮,六安生產的其它綠茶也很受名人、典籍的眷顧。“霍山黃芽”起源於唐朝,明代列為貢品,清朝列為皇家御用,是霍山縣久負盛名的歷史名茶。史書記述:“壽州之山有黃芽焉,可煮而飲,久肫得仙。”明代霍山知縣王毗翁詩云:“露蕊纖纖才吐碧,即防葉老採須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霍山黃芽現與安徽的黃山、黃梅戲齊名,並著為“安徽三黃”。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臨終前想喝的是六安瓜片茶。無產階級革命家洪學智將軍一生就愛喝家鄉茶,非六安瓜片不喝。我國四大名著《紅樓夢》中更是多次提到六安瓜片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