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如何選擇安眠藥?最新臨床證據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可見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據調研顯示,36.2%的中國人睡眠質量不合格,患睡眠障礙的人群比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0%。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正式引入中國。

睡眠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主要表現為睡眠質量差、睡眠時間短、入睡困難、難以維持睡眠以及過早清醒。失眠不僅會降低生活質量,還會增加患抑鬱症、心力衰竭以及死亡的風險。據報道,心衰患者失眠的患病率很高,約23%-73%,而且失眠會導致心衰的不良預後。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安眠藥的不同類型是否會影響心衰患者的預後。

2020年3月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的一項歷史性觀察隊列研究[1]發現,在伴有失眠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接受苯二氮卓類藥物(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侖【舒樂安定】等)治療的患者比接受Z類藥物(唑吡坦、佐匹克隆或埃佐匹克隆)的患者的心衰再住院風險增加了1.5倍。即使在傾向評分匹配排除其他影響因素後,苯二氮卓組的心衰再住院風險也更高。

由於催眠藥的選擇與心衰預後相關,因此心衰患者應優先選擇唑吡坦、佐匹克隆類藥物作為安眠藥。


供稿:劉彤 張雲鵬


心衰患者如何選擇安眠藥?最新臨床證據

參考文獻:

Sato Y, Yoshihisa A, Hotsuki Y, Watanabe K, Kimishima Y, Kiko T, et al. Associations of Benzodiazepine With Adverse Prognosis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Insomni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