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談書法:橫的寫法和組合

在點的寫法中,我曾說筆畫是點的延伸。以橫畫為例,橫的起筆和收筆的寫法都是寫點的方法,寫點時逆鋒起筆,轉折後右下頓筆,然後再轉折筆鋒,若向上回鋒收筆便是一點,但現在是要寫一橫,因此將筆鋒轉折向右上行筆,也就是將“點”延伸,然後根據結構的需要回鋒收筆。由此可見點寫好了,對於書寫其他的筆畫也就方便多了。

吉峰談書法:橫的寫法和組合


王羲之:橫則正,如孤舟之橫江褚(音:zhǔ)。褚(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學會寫點、寫橫時就主要是學運筆,運筆也就是行筆。

運筆講究中鋒,因為中鋒能力透紙背,使筆畫有質感,凝重渾厚。歐陽詢說,“橫如千里陣雲”。 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但初學時筆性生疏,氣力不足,因而寫出的橫畫單薄軟弱,這很正常。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故意地往筆上加力,不要苛求和拘泥於中鋒,不要急於求成。歐體的形成本身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僅憑三朝兩夕的功夫就能學好了,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是按照正確的方法來練習,一日練一日功,就會在由生到熟的過程中,學到提按、疾澀、緩急等技巧,自然也就能中鋒行筆,將橫畫寫好,並在由形入神的過程中使筆畫沉實豐厚起來。

橫要平,橫不平,字不正。“平”,不是水平的平,而是橫畫自身要平。不要寫得彎彎曲曲的;也不要寫得兩頭低而中間高,象根扁擔。若是這樣也就成了病筆。 <永字八法>中稱“橫”為“勒”。元代的陳繹曾說:“勒一,上平、中仰、下偃。空中遠搶,以殺其力,如勒馬之用韁也。”這是“橫”畫用筆的一種形象化的說法。勒,是勒馬的韁繩。是說寫一橫的用筆方法,就象是我們騎馬時勒馬的韁繩一樣。用筆有虛實;勒韁有鬆緊。總之要掌控自如,才能得心應手。

“橫”的寫法。寫“橫”畫的大體步驟是:

1.起筆:藏鋒~露鋒

2.行筆:中鋒~側鋒

3.收筆:回鋒~出鋒

請記住,這三個步驟是每一個筆畫都要用到的。這是基本的用筆方法。即使是出鋒尖如鋒芒的撇畫,出鋒收筆時也還有個凌空回鋒的動作,也不是一去不返。

為什麼要藏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呢?這是因為只有藏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才能首尾呼應,勁氣內含,力在畫中。這就如同用兵佈陣一樣,不得不周密謹慎。

初學書法,起筆、行筆、收筆,這三個步驟最能考驗一個人的耐心、毅力和意志,同時也最能鍛鍊一個人的耐心、毅力和意志。

接下來說一說橫與橫的組合。

一、橫與橫的組合,大體上有這樣幾種情況:

1.兩橫,如:“二”、“天”、“幹”;

2.三橫,如:“三”、“豐”、“泰”;

3.多橫,如“重”、“書”、“畫”。

二、要領: 橫畫與橫畫在組合時要有變化,有變化才有生氣。若是沒有變化,一橫一橫地順著寫下來,就象是一根一根的小木棍擺放在一起。前人稱這樣的“橫”畫為“排算”。“算”是古人用來計算的籌子。寫成象“排算”的橫畫不好看。

三、方法:

(1).兩橫的組合:

吉峰談書法:橫的寫法和組合


寫法:上橫俯,下橫仰;

(2).三橫的組合:

吉峰談書法:橫的寫法和組合


寫法:上橫俯,中橫平,下橫仰;

(3 ).多橫的組合:

吉峰談書法:橫的寫法和組合

寫法:

(1).起筆有藏有露,方圓兼用;

(2).行筆有輕有重,隨體賦形;

(3).之間有近有遠,疏密得當。如在寫“目”、“且”、“自”等字時,我們既不要去刻意而為,距離均等像梯子一樣;也不要隨意而來,寫得鬆鬆垮垮,像是拆下來的壞木窗。

……

怎麼寫橫,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象天氣一樣,你說是雨天,太陽正在;你說是晴天,卻下起了雨。正所謂“說是無晴卻有晴”。橫也是這樣的,“平”是它的普遍性,“不平”是它的特殊性。如“七”、“戈”等字中的橫是不平的。如果我們將其中的橫寫平了,這些字倒反而顯得不正了。

橫在字中,是平是斜,因字而宜,只要能表現美,美得和諧,美得自然而然,也就算是用對了,我說的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