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朝宫廷的选秀制度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说到八十八岁的乾隆在行将就木之时还在孜孜不倦地举行着自己的选秀活动感觉到很无奈。其实呢这是清代八旗选秀制度的一种规制。今天我就专门来说一说清代的八旗选秀制度。

解密清朝宫廷的选秀制度

清代的选秀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是在旗人女子当中来挑选,这也是清朝所独有的一种现象。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当中,创立了八旗制度。他们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二十四旗构成了清王朝统治天下的绝对力量。

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旗人就有了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分。内务府包衣三旗就是清王室的奴隶。虽然都是旗人,但是他们的身份和政治地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都是旗人,都被称作秀女,但是他们的挑选方式和在宫中的地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解密清朝宫廷的选秀制度

包衣选秀是由内务府主持每年一次,这些被选中的秀女在宫里面充当宫中杂役做宫女。其中一些运气比较好的,在职场中混的比较好的,有可能就会成为妃嫔,然后乌鸦变成了凤凰成了主子。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内务府包衣选秀已经不被叫做选秀了,它被非常明确地称为了“引荐内务府包衣使女”。所以清朝后宫的嫔妃大多是由八旗秀女来产生的。

八旗秀女选秀是由户部主持每三年一次。这八旗选秀可不仅仅是皇帝给自己挑选嫔妃,他还要给皇氏子孙来赐婚或者是给亲王郡王的儿子们来指婚,也就是要给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近支宗室来指婚。嘉庆皇帝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晋贵人给了他爹乾隆。晋贵人和富察皇后两个人有血缘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晋贵人,她和当年嫁给乾隆皇帝的富察皇后两个人年龄相仿,更容易让乾隆想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解密清朝宫廷的选秀制度

选秀女制度创立于顺治年间,在康熙年间逐步的成熟起来。《大清会典》里有这样的记录“选秀女,顺治年间定。”而选秀女制度的确立,其实宣告了清朝初年满蒙联姻制度的完结,从此以后皇帝可以自己来挑选自己的妃嫔。

顺治十五年,礼部参照明朝的制度制定出来了一套宫闱女官和共事宫女的制度。虽然它被记录到了〈清世祖实录〉里面,但是实际上并未执行。直到康熙年间的时候,才正式确立了后宫的八旗制度。也就说在同时期皇后可以有一位、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除此以外,贵人、常在、答应这个没有名额限制,犹如高级宫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同治、光绪就是通过选秀女制度组成了自己的后宫。而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这五位皇帝,因为在做皇帝之前已经有了嫡福晋在即位之后把嫡福晋册封为皇后。其实这些嫡福晋也都是他们的爷爷和他们的爹,通过选秀女给他们指派的。

解密清朝宫廷的选秀制度

接着来谈一下秀女女的遴选。首先不在旗的绝对不能选,第二超越了年龄限制的不能选(大致13-16岁)。如果说你想逃避选秀女,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这届不能参加,那下届必须要参加。凡是没有参加选秀女的这些旗人女子,哪怕到了20多岁都不能私自嫁人。如有违反,她所在旗的最高长官,也就是旗都统,是要被受到惩罚的。

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又发布了一道补充说明,大致意思就是凡事应该参加选秀女,但是参加选秀女之前就已经私自和宗室王公结亲,那她的母家是要按照隐瞒秀女罪来论处的。

乾隆六年,闽浙总督德沛给乾隆皇帝上了道奏书,请求乾隆皇帝让自己17岁的儿子与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完婚。这乾隆皇帝后来发现马尔泰的女儿竟然还没有参加选秀女大为老火,让这德沛马上滚到北京来当面斥责。可以看的出来,选秀女制度在清代是多么的重要。在清代的时候因为大多都是贵族联姻,所以前朝内廷连为一体,前朝母家的荣光自然能带给嫔妃在后宫的荣耀。而后宫的嫔妃一旦获了罪也会给前朝的家人带来灾祸。

解密清朝宫廷的选秀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