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職場底層?你還在埋怨沒人脈?因為你沒做好職場情緒管理

身處職場的你我他,稍微留心一點,我們周圍總能聽到好多人發出類似的抱怨與無奈之語。

  1.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總還是在底層掙扎?
  2. 為什麼我努力配合所有人工作,可是我感覺工作中沒有一位可交心的朋友?
你還在職場底層?你還在埋怨沒人脈?因為你沒做好職場情緒管理

場景一、努力做好上司安排的事情,但升職加薪總與自己無緣

努力做好上司分派的每件事情,對大多數的職場人士而言是一種職責,也是自我職業素養的體現。但很多人卻讓自己走向了一個極端,那就是認為只要我每天努力做好工作,上司與公司總能看到,升職加薪的那天總會到來。

講一個我曾經同事的現實經歷。

2010年入職一家中大型企業,坐到自己的工位後,被分管領導帶著認識同事,其中有一位年齡偏大的給予我最深印象。其他人都會抬頭打個招呼,有的人會禮貌性地站起來,只有他一直在敲代碼,領導還給了我一個無奈與理解的苦笑。

隨著後續工作交流深入,我被這位同事的編程能力、業務能力所征服,而領導也是從來只負責給他分派工作從不干涉其如何做。可是在我入職第三年被升為臨時項目負責人時,他還是處在這個位置,關鍵在於他在公司已經呆了近十五年,最早的直屬領導已經是公司副總經理級別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身處一個群體當中,儘管每個人都追求自由與不受管束,但要真正融入群體並被接受,我們不能只是照顧自己情緒。

你還在職場底層?你還在埋怨沒人脈?因為你沒做好職場情緒管理

所以,工作中除了要埋頭幹好事情,還需要對周邊的人釋放自己的善意,別冷漠拒人千里之外。

場景二、這個事情應該這樣!你應該這樣做!你就不能好好配合下我……

一個人在釋放善意的時候,工作中尋找他人的合作就會發現特別的容易,甚至會獲取他人主動的協助。

這只是萬里長城走出的第一步,更為關鍵的在於與他人溝通合作的過程中,自己不能被莫名煩躁的情緒所主導,總是想對他人說:

這個事情不是你說的這樣做!

你怎麼這樣去想這個問題呢?你應該這樣去做才是對的啊!

你就不能好好按我的方案與思路配合下我麼?

……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採用換位思考下,如果你被他人用這樣的語氣質問這樣的問題,你會選擇遠離這樣的人麼?

大家都知道工作中很多壓力會在某些時候讓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此時自己更應該清楚自己是沒權利把他人當做情緒的發洩對象。

你還在職場底層?你還在埋怨沒人脈?因為你沒做好職場情緒管理

古語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職場上,我們也應該用這句話來管控自己的情緒!

場景三、別多說了,今天沒時間,我去不了……

每個職場人士都想通過不同的工作結識到不同的人,以此為基礎搭建起自己的人脈網。可是要將同事轉變為朋友,進而升級為自己的人脈之一。除了工作中要體現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外,工作之外的溝通才是關鍵所在。

由於自己時間與精力分配的原因,很多人無法將更多的工作之外的時間用於人際關係維繫之上。

以我自己為例,由於家庭原因,工作之外的時間特別少,很多時候都無法參加公司主辦或幾個要好同事組織的聚會,導致的就是自己現在如果有點事情需要他人幫忙都不知道找誰,即使想到了也不好意思去打擾別人。

但最糟糕的是有些人用很讓人受傷的語氣回拒同事善意的邀請。

譬如同事小張計劃這週末邀約幾位自認為要好的同事去爬山,之後再一起聚餐聊聊天。當他找到小李時,得到的卻是“別多說了,我週末沒實際,去不了”這種冰冷的回拒。小張也許恰好知道小李與女朋友鬧矛盾而想隨帶叫上他--其實內心也許沒這意願,可是善意並未被理解

你還在職場底層?你還在埋怨沒人脈?因為你沒做好職場情緒管理


所以,任何時候都要善意去理解他人,用不傷害他人的言語去回覆,不要讓自己的話語不受大腦控制而冒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