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行原创散文丨文学红颜症

文学红颜症

周长行原创散文丨文学红颜症


铁杆文友河南南阳诗人丁振良写来一条段子,讲到“文学扎堆”现象:“……不是一堆(当地土话,意为“一伙”——作者注)的,互相攻击,是一堆的,只要发表文章,没有阅读,上去就是一个赞,这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一种‘文学红颜症’,只要是女作者的文章,又送玫瑰又点赞,女作者文章后边跟屁虫多得很,有些人是瞎起哄,明明有些文章四不像,既不像散文,又不像小说,恐怕连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文体……”

振良提供了这两个“扎堆”的话题,或许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上去就赞”;一个是“上去就追”,还献殷勤送玫瑰花哩。前者需要冷静分析,客观对待。有些写作者之间互相捧捧场,图个热闹,建议不一定要按文学标准说事。但是,“扎堆”互相攻击,是万万要不得的。攻来攻去,掐来掐去,大家都灰头土脸,也有辱文学艺术的名节。靠伤害对手来成全自己的人,结局往往挺惨!我历来主张,有本事吃本事,没本事吃本分也很好啊!和谐共生嘛。

后一个“扎堆”问题,也不是多大的事儿,笔者却想凑凑热闹,多说几句,觉得挺逗趣哩。你看,我也差不多患上了“文学红颜症”,遇见女人就滋生了啰嗦几句的兴致。

我似乎晓得,振良分明想说的大概意思是,别说“四不像”,八不像也不碍事,只要像女人,于是有些哥们,就闻女而动,上去就追,扎堆去追,“跟屁虫多得很”。看到这里,我大笑不止!都笑咳嗽了。

但是,如果反过来看,追文学都像追女人,那该多可观。不过,我也颇劝了振良一番,不必太较真。扎堆也罢,追女人也罢,这都是文学界的正常生态,或许有男女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生态。真正的文学艺术大家哪有不追女人的,追美女哪有不扎堆的,说不定还要决斗呢。不管是海明威,还是毕加索,还是卢梭,还是巴尔扎克,还是普希金,还是中国的曹雪芹唐伯虎……再说了,男人追女人,天经地义;女人被追也是人间乐事啊。好多名著讲的就是男追女爱的故事。如果一个男人仅仅追文学,不懂得追女人,难免就有点“吊根”。男人既追女人又追文学,再来个双丰收,观感就颇滋润。如果拿出追女人的劲头来追文学,不想得诺贝尔文学奖都难啊。

焦点在于,你追的这个女人值得不值得你“发疯”。换句话说,你追的这个女人知道你是否在追她。再换句话说,人家在乎的是你追她的文,还是追她的人?要弄弄清楚啊?千万莫学堂吉诃德追女人“一根筋”哦,地地道道的天下大笑话哩。

要命的是振良的“扎堆论”。追女人一旦扎堆,挤成了疙瘩,百分之九十九的都得沦为“干吆喝”的下场。没追到女人,也没追到文学,竹篮打水一场空。终了,想甩锅都找不到地儿。如果你本就是打着“追文学”的幌子去追女人,那活该就是憨大头一个了。

写到这里,我还是想大笑,但没来得及咳嗽,因为第六感发萌,似乎感到,振良没准是“逗你玩儿”的吧。不过,他指出的“文学红颜症”,需要警惕一下呢,啥事一旦折腾到“病态”,麻烦事儿也就接踵而至了……

(随笔于2020年3月22日)

周长行原创散文丨文学红颜症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山东省济宁市人。1949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69年参军入伍,1990年转业后供职于电视台直至退休。农民、老兵、记者、作家集于一身。主要著作:长篇纪实文学《伟大的我们》《鲲鹏腾飞的地方》《大山的呼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大浪淘金》。1995年曾执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多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等奖励。《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被52个国家和地区图书馆收藏。自2015年以来创办公众号平台,面向社会底层,记录现实生活,表达百姓悲欢,已发表上百万字的原创作品。其中,《曾经的二炮工程兵,正经历着身心的双痛之痛》《老兵系列》《乔羽二嫂的故事》《故乡系列》《浑人八斤》等作品分别拥有数万乃至上千万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