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談書法:折的寫法①

折的寫法

吉峰

一.認識折


吉峰談書法:折的寫法①


漢字“折”,有shé,zhé,zh三個讀音,讀作“zh”時表示翻轉,倒騰的意思。讀作“zhé”時有斷,弄斷或彎轉,屈曲等意義。作“shé”音時則表示“斷”、“虧損”等意思。另外也可作姓氏,讀作“shé”。

折像什麼?

折,像草的莖、竹的節,還像人的胳膊、樹枝的接點……。折源於自然,與其它筆畫一樣具有力能扛鼎、彎金屈鐵、血肉豐滿、筋骨強健的自然美。

二.折的寫法

“折”,是個會意字。

吉峰談書法:折的寫法①

甲骨文的“折”字,右邊是斧子(斤),左邊是斷開的“木”,意即用“斤”來砍斷木頭。後來斷木演變為“手”,意為用手拿斧弄斷東西。本義是用斧子砍斷樹木,是折斷的意思。

在書法上,“折”有兩個意思。一是用筆的折(如:提、按、轉、折);一是筆畫的折。

用筆的“折”是“返回”,是為了取澀勢,好將筆鋒鋪開。折筆如摺紙;筆畫的折,是將線條彎曲(轉折),折畫如折轉。

折,就象是人的胳膊。因而我們在寫得時候要注意到他的形體美,有筋有骨,血脈貫通,則節無塞礙。“通則不痛”……。

這樣才顯得精神抖擻,神完氣足。若是把“肩”寫得“聳”起來了,或是寫得“塌”了,這樣的“折”,沒精打彩的,不自然,因而不好看。

折,又好象是“將一橫和一豎這兩個筆畫“粘合”起來。粘的地方就好象是植物上的“節”,植物的節,節與節氣息相通,因而生機勃勃。所以我們寫“折”,筆要能提得起、按得下,行筆要從容不迫,乾淨利落。

折是“彎”,就象是一條寬闊的高速公路,行筆就如同行車。

當運筆運到“折”的地方,先要減速,這樣才能穩穩當當地轉(折)得好。

2.相對於其它的筆畫來說,難度略微要大些,這是因為,折的起筆要藏鋒,收筆要回鋒,中途折的地方還要將收筆和起筆運用得郃到好處,天衣無縫。提按頓挫、輕重緩急、來回轉折、首尾呼應……,筆畫書寫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規矩幾乎是全都用上了。

一字之中兩個折,折的“稜角”,有著“隱”和“顯”的變化。 初學行(運)筆,有點象剛學騎自行車差不多。初學騎車,上了車,就想使勁地踏,這是因為自己掌控不了平衡,車速慢了,車子就會倒下來。初學行筆也是這樣的,筆一落紙就想“飛”。不飛不行啊,停不下來,一停手就會發抖。這是正常的,原因是沒有行筆的經驗,沒有行筆的感覺。要想學成,一是不要急,不要忙;二是方法要得當。一急一忙就會慌,一慌就會亂,這樣下去是學不成的;方法要得當,說的是要按照方法來寫。就象小兒學走路一樣,依牆靠壁挨著走,待到腿腳有力,身子協調了,自然也就會跑了。初學用筆也是這樣的,提是提、按是按……,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學,由生到熟,學就學它個清楚明白。學一點是一點,日積月累總是能寫好的。

折有:

1.橫折:是一個橫畫和一個豎畫的組合;

2.橫折折:是一個橫畫和兩個豎畫的組合;

3.豎折:是一個豎畫與一個橫畫的組合;

4.豎折折:是兩個豎和一個橫的組合。

5.撇折:

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