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棵樹——讀樑衡《樹梢上的中國》


讀懂一棵樹——讀梁衡《樹梢上的中國》


●汪震國

在世人的眼裡,樹是一種隨處可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植物了。但是在作家梁衡的心目中,樹卻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朋友,是我們生命中最忠實的伴侶,尤其是那些歷經千百年滄桑的古樹更是記錄人類歷史的活化石。於是,就有了他多年來踏遍青山的四處尋訪,就有了他不辭辛勞的現場考察,就有了這本頗受讀者好評的《樹梢上的中國》。

梁衡是我國新聞界一位著名的記者,也是文學界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尤其是政治類散文更是讓他聲名遠播,不少佳作還入選各種散文年選和大中學校的課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他的散文創作精品迭出之際,他卻突然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的古樹,並直言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一百棵人文古樹,寫出一百篇關於人文古樹的文章。

在神州大地上尋找一百棵人文古樹,聽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按照通常的標準,一棵樹只要超過百年,就可以稱為古樹。中國地大物博,森林資源又這麼豐富,尋找幾棵古樹又有何難。然而當你看到梁衡定出的具體標準後,就可以知道做好這件事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梁衡對人文古樹是這麼定義的:這棵樹不僅要有上百年的歷史,還必須有故事有傳奇,尤其是要與重大的歷史事件有著一定的聯繫。同時,這棵人文古樹從縱的方面來看必須是歷史的里程碑,從橫的方面來看必須是當地的座標圖。依據這樣的標準,可見要尋找到一棵這樣的人文古樹有多難了。

十多年來,梁衡常常是一根竹杖、一身迷彩服,或獨自一人,或在朋友和當地有關人員的陪伴下,走在尋訪人文古樹艱難的旅途上。他曾為了尋找那片長臂猿喜歡攀爬和嬉戲的古樹林,冒著被蛇蠍攻擊的危險,鑽進海南島荊棘叢生的熱帶雨林中苦苦尋覓;他曾為了親身體驗從古樹洞裡仰望天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靜靜仰臥在雜草叢生的古樹洞中,不顧一地的泥濘;他曾為了採寫《這最後一片原始林》,在黑龍江綏稜縣的林海中被一種名叫“草爬子”的毒蟲所叮咬,不得不兩次住院開刀……正是通過這樣艱苦的努力,不懈的堅持,梁衡為我們尋找到了一棵又一棵人文古樹。可以說這些人文古樹,每一棵都滿載著歲月的記憶,每一棵都與歷史人物或重大事件有著密切的聯繫,每一棵都會給我們講述一個聞所未聞的故事。《中華版圖柏》《華表之木老銀杏》《死去活來七里槐》《萬里長城一紅柳》《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一棵懷抱炸彈的老樟樹》《左公柳,西北天際的一抹綠雲》……不要說閱讀全文了,只要看到了這一連串的標題,梁衡筆下的這些人文古樹,就足以讓我們浮想聯翩了。

如果說,尋找一棵人文古樹並不容易的話,那麼讀懂一棵人文古樹就更是難上加難。梁衡曾坦言:“我們平常說讀懂一個人不容易,其實要讀懂一棵樹更難。人難過百年,樹可千年;人才幾族幾種,樹論科、屬、種,有萬萬千;人有衣食保障還生命多舛,而樹曝於荒野,山崩地裂,雷劈電閃,卻仍然挺直脊樑;人的大腦裡只存有一生的記憶,樹的年輪裡卻藏有數朝數代的滄桑;人到鬚髮皆白時,兒孫繞膝,大不了講講一生的經歷,可大樹呢,立於山,臨於水,居然能不慌不忙,娓娓道出秦漢唐宋。”正因為要讀懂一棵人文古樹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多年來梁衡才會一次又一次地前往現場踏勘、實地採訪和不斷考證。例如,為了讀懂位於山東莒縣浮來山上的那棵春秋時期的老銀杏樹,梁衡在兩年內曾先後4次前往探訪考察,在遍訪當地的老人與有關人員,查閱當地的史料後,終於讀懂了這棵千年古樹。這棵古樹不僅向他講述了著名的“毋忘在莒”“慶父不除,魯難未已”“捉放曹”等歷史故事,而且還給他講述了這棵古樹與毛澤東、蔣介石、陳毅等人之間曾發生過的關係。梁衡這哪裡是在讀樹,其實他就是在讀書,在讀中國歷史這部大書。正如梁衡所說:“中華文明五千年,有說不完的故事。可以讀正史如《左傳》《史記》,可以讀小說如《三國演義》。也可以聽人說書。但我們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去讀一棵活著的老樹。”“我總覺得,樹與人是平等的,它和我們一起創造歷史,記錄歷史。所不同的是,它遠比我們長壽,在文字、文物之外可以為我們存留一部活的人文史。”

其實,梁衡遍訪古樹,閱讀古樹,寫作古樹,從表面上看是“借森林來保護文化,借文化來保護森林”。其實從更深層次上來說,是為了調整人和森林的關係,改善森林生態環境,也改善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在《樹梢上的中國》的“前言”中,梁衡開宗明義寫道:“這是一本專題散文集,想從過去沒有人用過的角度,來看環保、看生態、看人與樹的關係。”梁衡認為,人與樹的關係已經走過了物質階段和環保階段,如今人類應該進入第三個階段,那就是從文化的角度去看人與樹的關係。因為人類除為了生存而進行物質生產外,還進行著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動。樹木、森林一直在默默地注視並記錄著這一切。地球上比人年長的植物只有樹木。森林本身就是一個活的、與人類相依為命的生命體。它曾經是,現在也還是人類的家,如它消失,人類也必將不存。樹木是與語言文字、文物並行的人類第三部史書。在每一棵人文古樹的年輪裡,都蘊藏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在每一棵人文古樹的樹梢上,都飛掠過一段段文明的印痕。人類只要讀懂了森林和樹,也就讀懂了自己的歷史,也就明白了自己的未來。就如愛默生所說:“在叢林中我們重新找回了理智與信仰。”

《樹梢上的中國》收錄了梁衡十多年來所寫的22棵人文古樹,就數量而言,與他當年定下的一百棵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用梁衡的話說:“動手以後才知難度之大不可想象。這無異於是一種歷史研究與田野考古。寫一棵樹常要來回數千裡,採訪三四遍,耗時幾年。要寫一百棵是絕對不可能了。”所以他“幻想著官方、民間都行動起來,能在全國發現並正式掛牌三百棵人文古樹,並順勢建起三百個鄉村古樹文化公園,保存歷史,留住文化,留住鄉愁。其文化積累的意義將不低於唐詩三百首。”雖然這個倡議目前還沒有得到有關方面的響應,但是年過古稀的梁衡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近些年來,每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他依然跋涉在崇山峻嶺之間,孜孜不倦地尋訪並閱讀著一棵棵人文古樹。新近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徽饒古道堅強樹》,就是他最新的尋訪與閱讀成果。在此篇文章的結尾,梁衡寫下了這樣一段充滿情感和哲理的感言,值得我們所有的讀者細細品味,慢慢思量:“請讀懂一棵樹吧,這是在考古,在探秘,在覆盤歷史,在追溯文明,在破解一本自然留給我們的天書,是在回望人類自身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