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讀懂《弟子規》,有為有不為!

《弟子規》影響之大,誦讀之廣,僅次於《三字經》。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分為一個總敘、七個部分: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最後一項屬於智育修養,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則,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踐行。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更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讀懂《弟子規》並不難,請先記住五個主題詞、10個字: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