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說起日系品牌,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三駕馬車”:豐田、本田、日產(NISSAN),豐田是一位全能選手,什麼都會,但是沒有太拔尖的項目,略帶中庸,正是因為中庸,才滿足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口味,因而成為汽車界的翹楚。本田,是一位瘋狂技術宅,江湖送稱“買發動機送沙發和輪子”。日產,則是被人成為“沙發廠”,只因它的座椅太舒適,以至於讓你開車都有些想睡覺的FEEL。相比於德系大眾的中國國情化加長的現象,日系三駕馬車,還是低調得多,畢竟加長會破壞原型車的安全結構,這點日系車企還是比較含蓄的。只是最近幾年,“三駕馬車”在新車型的品控方面出現了些許問題,也為它們敲響了警鐘!

當然,日系品牌不知這“三駕馬車”,還有三菱、斯巴魯、馬自達、鈴木、光岡等。

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三菱,說起三菱,廣為人知的就是帕傑羅,還有大熱的EVOLUTION(已經停產),正是因為當年的一場曠日持久的帕傑羅召回事件,事件要把時間推回到19年前:2001年第一次召回是因帕傑羅制動系統缺陷;2004年第二次召回是因帕傑羅發動機引擎蓋問題;2008年第三次召回再次因為制動系統存在缺陷。在短短的9年時間,連續召回了三次,不斷出現的狀況,再加上競爭對手的加入,三菱帕傑羅的市場份額已經受到明顯的挑戰,也讓三菱的元氣大傷至如今,因為資金問題,只能歸入日產-雷諾聯盟旗下,如今國內三菱的合資企業(當年的東南三菱就不提了,嗨,三方合資哪能長久?)廣汽三菱僅僅靠三款車型:勁炫、歐藍德、奕歌,日子過得不溫不火,如果沒有當初,其實可以更好的。

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斯巴魯,斯巴魯作為日系車型一個典型的技術宅男,很多車迷會認識它,是通過WRC世界拉力錦標賽斯巴魯翼豹的強勢表現,斯巴魯近乎偏執地所有車型上,均採用水平對置發動機。水平對置發動機的優點是重心低。由於它的氣缸為“平放”,不僅降低了汽車的重心,能增強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同時,水平對置的氣缸佈局是一種對稱穩定結構,運轉平順性,運行時的功率損耗也是最小。同時車輛帶了更好的操控性。

那麼為何水平對置發動機為何除了斯巴魯,就只有保時捷研發及使用呢?除了因為水平對置結構較為複雜外,還有如機油潤滑等棘手問題。橫置的氣缸因為重力的原因,會使機油流到底部,使氣缸潤滑不均衡。活塞水平放置和其自身重力的作用,其水平往返運行中的頂部和底部與缸套的摩擦程度就不一樣,這會使得缸套的上下兩個內面出現磨損差異,底部會磨損的要嚴重些。

在機器工況理想的情況下,水平對置能夠抵消橫向的振動,但是如果積碳等原因導致氣門不能完全閉合,也會造成缸壓不等,這就會造成橫向力不等,左右抖動的問題同樣會產生。

如今斯巴魯中國在售的主力車型是森林人、傲虎、力獅,雖然它沒有可以的宣揚,但是這三款車由於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驅的加持,操控水準都在同級車之上,特別是森林人和傲虎這兩款SUV車型,越野性能排在城市型SUV的前列。但是它們自身的水平對置發動機的技術宅男屬性,註定了斯巴魯不會是注重太走量的車企。

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鈴木,世界上公認的微型車之王!1992年的時候鈴木進入中國,尋求了長安的合作,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這時候的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連個影子都沒見到呢。

長安鈴木引入可以說是國內首款“微型”轎車,根據原車型1986年版也就是第二代奧拓“WorksCC72”而生產鈴木奧拓“快樂王子”。 車型的質量穩定而可靠,可以說是長安鈴木的扛把子,沒有它就沒有長安鈴木曾經的輝煌。這代奧拓在國內生產週期長達14年,從01年起,長安對其進行改造升級,加裝安全氣囊,ABS等安全配置,老奧拓以物美價廉的形象完成了自己優質代步車的歷史使命,06年停產。

後來長安奧拓的衣缽,直接跳過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代,而是直接由第七代的奧拓來接替。它也和雨燕、天語等車型一同為長安鈴木創造了不小的輝煌,可惜在車型更新迭代方面的反應能力不及對手,再加上消費者的消費升級,普遍喜歡空間大一點的車型,鈴木小微型車,自然慢慢地被消費者疏遠。其實,鈴木這種以小微型車為主的車企,更適合道路狹小的,還有消費理念更理性的歐洲市場。

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馬自達,敢於號稱“日本寶馬”的車企,操控性不會差到哪裡去!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馬自達在轉置引擎上的執著,也是資金上富餘了繼續研發轉子發動機,攻克轉子引擎的問題。資金拮据了,又專心投入到走量的車型的研發中。馬自達在中國的合資方有長安馬自達和一汽馬自達!(主要車款有:昂克賽拉、阿特茲、CX-5、CX-4、CX-8)主打車型馬自達3(最新款叫昂克賽拉)由長安馬自達生產,馬自達6(最新款叫阿特茲)由一汽馬自達生產。車型的銷量馬馬虎虎, 就是處於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狀態,但是這麼一個以操控為核心的品牌,合資的馬自達可謂是汽車界“不將就”的典型,它的車型重來都不會對後排的空間做過多的優化,它就是那個偏執狂,馬自達的車就是用來開的。在注重後排空間的國民大眾眼裡,當然不是那麼的受待見了,除了那些追求超控的“馬迷”們。

日系除了“三駕馬車”,還有幾個“直男”,鈴木令人惋惜

光岡,這是一家車輛改裝廠起家的汽車公司,它創立於1968年,它的旗下車型,送它一個字:光怪陸離!光岡在日本的豪華轎車的改裝方面久負盛名,是繼1963年的本田汽車公司後,時隔33年由日本國土正式認定的汽車生產廠家,廣受島國矚目。它們堅持走個性化改裝路線,每年改裝轎車的產量僅在1000輛左右,而且產量極少,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那款造型很怪異的“大蛇”的跑車,用一個“醜”字,都不足以證明它的與眾不同。光岡就是這麼一家有些特立獨行的車企,正是因為它的獨特,才有了它與眾不同的今天,國內的能見度,應該比勞斯萊斯的幻影系列還少。

這些日系車企中的“直男”,都有一個共同點:執著,不為市場的風向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方向,往自己堅持的事情上努力,從某些方面來講,這種精神很是可貴,但是在嚴重依賴市場的來養活的汽車行業,它們卻又那麼格格不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