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怎样的人?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奇吗?

文史刘太公


在我国,提起包拯,可谓是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儿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我们的印象中,包拯面色黝黑,额头有月牙印记,断案无数,是一个有名的青天神探。包拯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形象一直影响着后世之人。当然,人们了解包拯最早是从那部经典的小说《七侠五义》,而后是由金超群主演的电视剧《包青天》。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肯定会有众多虚构的成分在里面,那么在历史上的包拯真的会是像小说或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的人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近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一、生平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终年六十四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二、包拯的脸到底黑不黑

在正史上,并没有记录过包拯的面色黑不黑的问题,在安徽合肥的包公祠里包拯的写真像也并不是面色黝黑头戴月牙。从《历代圣贤名人像册》上的画像来看,包拯也是一副比较温文尔雅的气质。而且包大人是进士出身,是个典型的读书人,而且个子也不高大威猛,根据1973年安徽合肥发显得包拯墓中,专家们分析包拯的身高只有1.65米左右。所以保证并不像是小说和电视剧中那样高大威猛,面色也不黑,头上更没有月牙印痕。那么包拯的个人形象是遭到什么样的人“抹黑”的呢?


其实这一点也不难解释,《宋史·包拯传》记载: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胡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段话可以看出包拯是个极其严肃之人,让他一笑比黄河水清都难,同时包拯的刚毅廉洁妇孺皆知,以至于有人想搞“潜规则”之类的歪门邪道都不好使,因为有他在那挡着,因此那些坏人遇见他就像遇见阎罗一样。这些都是包拯铁面无私的证据。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有一个朴素的判断,黑脸的一定是好人,白脸的一定是“汉奸”。包拯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平时不苟言笑,总是板着一张脸,让人生畏,当时人就流传着“让包拯笑比让黄河水变清还要难”。而黑色正好能表现出这样威严之态,就这样,包拯在元明以来的民间戏曲中,就被刻画成了一个面黑威严、正直刚毅的“包青天”的形象。


三、包拯真的是断案无数的神探吗?

包拯在小说和电视剧中,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神探,审判了许多案件,为民伸冤的事迹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世代不衰。事实上,历史上的包拯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只是他为人民做了一些实事,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后世也以他为主人公,写了一些关于他的戏曲。元代时公案戏有十八种,其中关于包拯的就占了十一种。明代北京永顺堂所印的说唱词话有13种,其中八种都是反应包拯破案的事迹。正式各种小说和戏曲的流传,才让包拯从一个尽职尽责的宋朝官吏,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探。


在《宋史·包拯传》中,只记载了一个关于包拯审理的著名案件,“盗割牛舌”。所以有学者认为,包拯被演绎成神探,应该是后人虚构出来的。据史书记载,包拯29岁时中进士,因不想离父母太远,没有去建昌当县令,而是去了安徽和州当了监税,几年后辞掉工作回家照顾父母,39岁那年父母去世,又在家守孝。守孝期满才重新出来当了三年县令。也就是说39岁以前,包拯根本没出来当官。

确实包拯当过很多官。仁宗庆历三年,包拯开始当监察官,在这之后的四年时间,包拯被换了四五个位置,干的都是盐务粮米漕运方面的工作。 嘉佑元年8月,包拯被同僚举荐去江宁当知府。这年年底又被调到开封府。我们看到的包青天讲的都是包拯当开封府尹时候的各种破案断案的光辉事迹。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府只呆了一年半多点。那一年多里包拯惩治奸佞,为民做主,整治市容,铁面无私,在民间留下了极好的声誉。 嘉佑三年6月,他当上了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这个位置的任务主要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七月,包拯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嘉佑六年(1061年)三月,包拯升任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数日后,拜枢密副使。不久,调任礼部侍郎,但他推辞不受。嘉佑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从包拯这一辈子当官的经历来看,他除了在基层当知县的时候和在开封府那一年半,有机会查案破案。其他时候包拯所当的官儿都跟神探没啥关系。他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在做谏官和财政官。



三、关于包拯是被嫂子养大的这一点,通过上述观点也不攻自破了。人家为了不远离父母,中了进士后连县令都没去当,况且父母死后包拯还守了孝。还有一点,其实包拯并非出身寒门,而是出生在官宦家庭,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拯的父亲包令仪,自幼读书刻苦,24岁便考中进士,官至虞部员外郎,掌管冶炼、茶、盐的生产。后因包拯显贵赠太保。


综上所述,包拯真的并非如传说中的那样神奇,知识他在仕途上确实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因而收到了人们的爱戴与用户,后人为了纪念和传扬他的功绩,所以在流传中才出现了许多不实之处。终其一生,包拯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办案,他大部分精力是放在了进谏和财政方面。包拯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照出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换句话说,包拯已经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和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相去很远了。


文史刘太公


做为现代人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但是你绝对听过老夫的名字,老夫就是包晴天包拯。老夫没想到后世的小说、戏曲、电视剧已经把我清正廉明、断案如神、刚正不阿的形象深深的刻进了你们的大脑里。



其实不然,首先老夫不黑,后世把我的形象整的跟黑炭一样。其次老夫也不是由嫂娘养大的。最后,我也没有传说的那么神,除了断过一个耕牛案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断案事件。



但是为什么我名气这么大呢?这要从我从事的职业说起,我的职业是什么呢?大宋谏官,谏官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提意见建议的官,没有实际负责的项目,他们就是根据古老的经典以及道德对一切不合时宜的事物提出建议。好了我的工作内容交代清楚了,俗话说得好只要做事就有可能犯错,只要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就可以了,更何况我们没有行政责任,所以我们只需要不断的找到目标给予指正就可以了,那怕这人是皇帝。



下面说一下老夫的光荣事迹,话说最近新上位的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而且张尧佐不是张贵妃的亲伯父,随着张尧佐的平步青云包拯这帮官员们看不下去了,从道德来看凭借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官员简直就是对我们的侮辱。

还有一位当朝宰相文彦博是张贵妃的干伯父,于是谏官们不可能直接攻击文彦博,于是谏官发挥群体优势,首先对张尧佐发动攻势,不要说张尧佐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就算他是个完人,在这帮谏官的持续攻击下皇帝也只能让他下台,张尧佐虽免去三司但是却命为宣微南院使,儿子也被赐为进士,这让包拯这帮谏官们很不爽,于是他们更加努力再次弹劾张尧佐。最后更是把裙带关系派文彦博以及谏官派唐介等人牵扯进来。

最后唐介因扰乱朝堂受到处分,不过从此名声大震,成为世人心目中与歪风邪气斗争的榜样,文彦博也第一次罢相。

所以在宋代谏官们只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对别人批评指正。在世人眼中自然成为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的好人了自然也就口口相传名流千古了,另外包拯在中进士以后,以侍奉父母为由,辞官不做,直到几年父母去世以后,才出任知县,这也为包拯赢得了至孝清廉的名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