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前不久因為一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是兩個孩子同時在水中出現了溺水現象,其中一位爸爸先救起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才救起了別人家的孩子。這時別人家的爸爸便嘲諷這位爸爸自私。

自私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因此我們總是教育孩子不要自私,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要寬容大度,要樂於助人,而這些是我們的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

然而,最近看的一部短片《態度娃娃》讓我開始反思。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因為自己養的小魚被意外弄死之後愧疚萬分。此後不久,小女孩意外的發現自己的臉上多了一層微笑面具。一開始女孩非常厭惡這個面具,想方設法地要把面具給弄下來,然而到最後女孩估計沒有把面具弄上來,反而,成了一個戴面具的常客。

小女孩這一系列成長變化讓我開始反思,我們一直在教育孩子要弘揚傳統美德,孩子們甚至把這些傳統美德當成了自己的人生教條。可是這樣做真的沒問題麼?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01、從現實生活場景切入,在真實故事上輔以奇幻元素,以新奇的方式展現青少年成長背後的無奈

在傳統的敘事方式當中,簡單粗暴直白的說教方式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以這樣新奇的方式來切入,這種若有似無的意味更加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引起人們的反思。

  • ☆動畫以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場景為起點,最大限度還原青少年的成長曆程

影片的一開始講述的是在一個小房子裡面,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碎了小女孩心愛的魚缸魚掉到了地上死了,雖然小女孩很傷心,但是在面對小男孩的道歉時,小女孩仍然壓抑著內心的不滿和難過擠出一個微笑,對著小男孩說沒關係。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件事情,打碎一個物品,彼此道歉說沒關係。

這是多麼平常的一個事情。但隨著鏡頭的推進,我們慢慢發現到了不妥:小女孩獨自面對金魚的時候,原本看似並不在乎的表情,忽然變得凝重起來,她注視著金魚的眼睛,彷彿就像是注視著一個死不瞑目的生靈,她對金魚的死充滿了愧疚,愧疚自己無法為小金魚討回公道,愧疚自己為了討好別人,平靜地說對不起。

有人說: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並不是真的。

小孩子從呱呱墜地的時候,餓了渴了,他們都會以最直觀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感受、需求。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在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影響下,他們學會了很多的優良傳統:明明自己受到了傷害,卻仍然笑著說對不起,因為我們教育他們要寬鬆;別人想要自己心愛的玩具,哪怕自己也很想玩,也要忍住給別的小朋友玩,因為我們教育他們不要自私……漸漸地,他們一步步地把自己活成了一個面具小孩,學會用面具來偽裝自己。

我們把孩子一步步打造成了戴面具的人,自己卻渾然不覺。這是孩子成長的悲哀。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 ☆隨著故事的發展,動畫開始逐漸增添奇幻元素,暗示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心理變化

任何變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個逐漸的過程,青少年成長的心理變化也是如此。在小金魚死後不久,小女孩身上多了一個面具這個面具,只有小女孩一個人有,這個時候面具作為一種新奇的奇幻元素加入,反映了青少年成長過程當中的心理開始出現了變化。

這時候的女孩已經開始有所察覺,發現自己身上的不同。雖然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開始發現自己的不同,但因為不具備有成人的思考模式,不願意向別人求助,因此,只是心裡產生懷疑,僅個人可見的面具也暗示了這一點。

朱智賢教授在他的著作《兒童心理學》中指出

一般認為:在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社會和教育向兒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兒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這個內因或內部矛盾也就是兒童心理不斷髮展的動力。

就開頭小金魚被摔死的案例來說,小女孩心愛的小金魚死了,小女孩的內心是很難過,很憤怒的,但是社會和教育要求孩子們要寬容大度,要他們原諒別人,這就和小女孩內心的心理需求不一致,進而產生矛盾。

而小女孩臉上的面具,就是小女孩心理變化的外顯形式。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02、動畫離奇曲折的故事走向加上戲劇性的開放式結局,引發人們的現實思考

人們總是對那些曲折離奇的故事印象深刻,這是因為故事抓住了我們內心的獵奇點。

自己臉上出現了厭惡的塑料面具,為什麼別人卻沒有發現?

影片當中有一個點特別值得人深思,為什麼當女孩身上出現塑料面具的時候,只有她一個人發現了,而她周圍的人都沒有發現,有的人覺得這是一個奇幻點,但是這種恰恰影射了女孩的內心變化。影片通過一種有形的方式來展現出來,把無形的內心變化察覺以有形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是一種常用的拍攝手法。

原本討厭面具的女孩,為何成了“面具人”的代言人?

在我們傳統的思想裡面如果我們討厭一個東西,那麼就會像剛開始一篇裡面的小女孩一樣,瘋狂地想要把這些討厭的東西摘掉。就好比如果我們討厭毛毛蟲,那麼當我們身上出現毛毛蟲的時候,我們就會不顧一切的想要把毛毛蟲從我們的身上給挑下來。

讓人奇怪的是影片當中的小女孩雖然討厭自己臉上的面具,但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仍然選擇接受了星探的邀請,變成了面具的代言人,此後更是接受了多次採訪,推廣面具。這樣強烈的變化不免讓人力思考到底是為什麼?又是什麼導致了他這樣的行為變化?

最後小女孩聽了小魚的話,打破了原來的面具,熟稔地思索更換新面具。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影片當中的小女孩遇到了一個虛幻的魚,在那條魚的勸說下,小女孩開始了自毀之路,在表演和舞臺上的用話筒砸碎了自己臉上的面具,然而面具之下是空洞的,什麼也沒有。我們本以為小女孩在小金魚的指點下會得到救贖,誰知道打破面具之後竟然空無一物,這不免引發了人們的思考,為什麼面具裡面什麼也沒有?

小女孩最後的動作也很令人驚奇,打破面具之後的小女孩似乎對面具又重新產生了新的認識,思考下一個面具是什麼?小金魚最後說的話是這個意思麼?小女孩是否真的聽懂了小金魚說的話?

以上的種種疑惑,不免讓人深思。

我更傾向於認為小金魚其實就是小女孩內心的一個幻影,小女孩一直不喜歡自己的“微笑”面具,總是一副老好人模樣,因此藉助小金魚的幻影實現了自己“打破微笑面具”的目標,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小女孩願意接受邀請,並且成為“面具人”的代言人。

小女孩的本意就是希望打破原本自己的“微笑面具”,不希望一直以“微笑面具”示人,她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表情,影片通過奇幻的元素,以一種極其誇張的方式,將小金魚擬人化,為面具賦予多層含義,從一開始的僅個人可見,到最後大範圍推廣,表明了影片的深層含義:

一個人正常人應該有多種多樣的情緒面,而不是為了別人把自己定義成“單一微笑模式”。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03、避免《態度娃娃》式悲劇,立足於傳統而不拘泥於傳統

裡面的最後小女孩失去了原本真實的自己,我們感到惋惜同時也要避免這樣的態度娃娃式的悲劇再次上演。

①注重傳統,但不是把孩子打造成態度娃娃,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

在看到電影當中的小女孩面對金魚獨自流下眼淚的那一刻,我忽然覺得很悲痛。電影當中並沒有提到,為什麼小女孩會有這樣的情緒反差,但是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窺見一二。不管是我們的家庭生活當中或者是學校教育,又或者是社會要求,我們好像都被刻意要求打造成一個集中華傳統美德於一身的孩子。

這些就像在孩子們身上無形的套上的一個面具一樣,這個面具遮住了原有的自己,也遮住了自己的內心。但人是有自己的情感的,喜怒哀樂,怨憎恨這些都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人們的生活也是因情感而豐富多彩。

當我們刻意的用那些傳統美德打造一個完美的天才寶寶的時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扼殺孩子們的情感表達。要打破態度娃娃式的魔咒,首先就要從無趣孩子們有自己的情緒開始,難過的時候不要硬逼著自己笑,開心的時候也不要忍著不笑。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②讓孩子知道改變是必然的,但真正的愛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

我們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發揚傳統的同時也要避免把孩子打造成“態度娃娃”的時候,有人傳達了孩子內心的疑惑:假如像影片中的場景一樣,有別的小朋友把我心愛的小魚摔死了,我生氣地吼了小朋友,小朋友不是會覺得我是個很小氣的人麼?那人家就不喜歡了,不願意和我玩了不是麼?

等等,這裡你可能有些誤解。

我想借用《可愛的詛咒:聖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說的話作為回答:

你不會因為只是多關注或照顧了一點兒自己,就變成一個壞人或自私的人。

你付出的將是你真心實意願意付出的,這對其他人來說也是件好事。

正如開頭案例中所說的那樣,心愛的小魚死了,孩子很難過,很生氣,這都是正常人該有的情緒。如果別的小朋友無法理解孩子的情緒,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就可以無條件被原諒,難道這就沒問題麼?不是這樣的,不管有意無意,犯了錯就是犯了錯,無意犯錯和被原諒是兩碼事。

小朋友摔死了魚,生氣,憤怒,小朋友可以通過誠心誠意地和孩子道歉,甚至重新賠一條魚等方式來重新獲得的諒解,這都是正常的關係發展。而不是小朋友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就可以用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隨意遮掩過去,而被傷害的孩子一個人假裝不在乎,獨自黯然傷神。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一個帶著一個虛偽的面具的人,是無法收穫真正的感情的。從帶面具到摘下面具的過程中,引起改變是必然的。有些人不願意適應改變後真實的一面,而有些人願意適應改變並接受改變後真實一面,那些人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人。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04、最後說

傳承傳統美德本來沒錯,錯就錯在我們總把傳統美德當成了金科玉律,並且太過了。凡事過猶不及,希望天下父母教育子女的時候,既要讓他們明白美德的重要性,但也不要為了美德而美德,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有自己的成長,儘可能避免《態度娃娃》式的悲劇上演。

爸爸先救自己的孩子被罵自私,別把你家孩子塑造成了《態度娃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