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下定決心考公務員

老一輩經常會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考進公務員,在他們的心中,當公務員是一件很光榮的事,“鐵飯碗”,吃皇糧。但是公務員在一些年輕人眼裡,就是過於穩定,毫無衝勁,甚至是“提前養老”這麼一個崗位,並不符合自己想好好打拼一番的想法。


其實在春節之前,我和大部分的年輕人有著相同的想法,覺得公務員和教師一樣,過於穩定,每天都是過著按部就班兩點一線的生活,從入職的第一天開始,彷彿看到了30年後的自己,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並不符合自己想去打拼,想去創業的理想。


今年大三,下半年即將踏入大四的我,對於後面的日子有很多的考慮,獨自去一線城市打拼,考研等等,唯獨沒有考慮過嘗試公務員這條路,因為我覺得人生就是要充滿衝勁,好好出去“闖蕩”一番,那才叫“人生”。


當然,這些都是我春節前的想法,真正改變我想法的還是這次春節的疫情,之前學校幾個熟悉的學長,在這次的疫情都有受到影響,有的被扣了工資,有的直接不發工資,甚至還有直接被裁員的……


他們之前也是和我抱著同樣的想法步入社會,但是在跟學長們的溝通中,發現他們其實並不如在學校時所想的那麼好,有時候可能連續加班一週,每天熬夜,整個人都精神很差。有時候出現一點小的差錯,就要受到領導的破口大罵等等。


家裡的老一輩總說,現在的年輕人太過於天馬行空,總想著要當大老闆,要創業掙大錢,一份穩定的“鐵飯碗”都“看不上”,殊不知穩定才是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雖然公務員工資可能並不如體制外,但是公務員的穩定是體制外求不來的,你能保證職業前期的高工資,但是35歲後呢?中年危機是所有體制外的員工一道坎,有些到了40.50歲了也一直在拼,停不下來,不敢停下來,生怕隨時就有人不會把自己取代,到頭來把自己累得一身病出來,得不償失……


這一場疫情,讓我真正認識到穩定有多重要,一份穩定的工作並不會像想象中的那般無聊,反而有足夠的時間和安全感,讓你能夠去做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學習音樂書法,跟幾個小夥伴去籃球場約一場球,或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這些未嘗不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