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总是感到苦恼,因为总是压抑不住自己暴躁的脾气,忍不住去吼孩子,或者是打骂孩子,导致孩子的内心出现阴影,或者是造成孩子出现性格扭曲,长大之后脾气会很暴躁。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难道就没有什么好方法能改变这种现象吗?

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家长需要约束自己,建议家长巧用这“9不要”法则,能教出一个好性格的宝宝。

一、不要瞧不起孩子

每次教孩子写作业都是一种煎熬,一道题给她讲很多遍都不明白,一般家长在这种时候都会压抑不住自己的脾气,对孩子说一些过激的话:“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脑袋被驴踢了吗?”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可能在你看来这是气话,但是传到孩子的耳中就成了嘲讽,这种行为非常伤孩子的自尊,并且容易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让孩子变得自卑,会像你说的那样,觉得自己很笨,久而久之孩子可能真的会变笨。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二、不要恐吓孩子

父母收拾孩子最拿手的方法,就是恐吓管教

,在屡次说教不好使的情况下,父母会用语言威胁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孩子每次听到这种话都会立马乖乖的,家长面还在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的恐吓导致孩子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1、让孩子变得惶恐不安

当你恐吓孩子之后,孩子会感到害怕,甚至半夜睡觉做噩梦,“梦到你的恐吓的场面真实发生”

被惊醒!整日感到惶恐不安,对父母充满恐惧。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2、给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

父母的恐吓会给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孩子的心里会认为:“只要自己不乖、不听话,父母就会不要自己”,从而处处都小心翼翼,面对父母和别人时会很自卑。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3、失去自我,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母的恐吓会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成一个讨好型人格,在做事的时候会极为在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孩子就像是为别人而活一样,会非常累。

最后劝各位家长不要总是恐吓孩子,多给孩子点关爱和安全感,并且从小通过自己的影响,和其他方式的引导,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格。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三、不要总对孩子唠叨

父母过分地跟孩子唠叨,只会让孩子觉得厌烦,没有起到一点教育和管束的作用,其实只要你郑重的跟孩子说一遍,孩子就会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完全不需要唠叨。

你可以尝试一下,肯定会发现意外的惊喜,你不唠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会更自信。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四、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过分的夸奖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傲、自大的心理,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认可,而并非是过多的夸奖,你的每一个认可,对孩子的自信心影响都是巨大的。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五、不要欺骗孩子的感情

欺骗孩子感情是很多父母的拿手好戏,比如周一答应孩子周日带她去游乐场,孩子足足开心了一周,到了周日却没有带孩子去,导致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从天上直接掉到地底”,会让孩子的学习态度变得消极,并且对父母产生不信任,不利于亲子感情,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欺骗孩子的感情。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六、不要放纵孩子

放纵是一种伤害,尤其是对孩子而言,父母的放纵,会让孩子变得散漫,坐没坐样,站没站样,学习没有学习的样子,做事情三心二意不专注,这样的孩子以后注定没有什么大成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就要从小立规矩。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要知道6岁之前正是给孩立规矩的关键时期,是最不该放纵时候,所以家长要谨记不放纵,孩子该管的时候就狠心的管,李玫瑾教授曾说过: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切忌随着心情而为!

都是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总是随意的立规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就总会按照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意为之,有些时候因为开心,孩子犯错也不罚孩子了,在不开心的时候,孩子不犯错也要说上两句。容易让孩子对规矩的概念变得模糊。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七、不要太溺爱孩子

现在的父母根本分不清溺爱和关爱之间的关系,总是以关爱孩子的名义不断地溺爱孩子。

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坏处不必多说,你也知道,那如何分辨出自己是否正在溺爱孩子呢?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该看看。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1、特殊待遇:特殊待遇指的是孩子在家同种的地位高人一等,总是受到父母的特殊待遇,每次吃饭好吃的都摆在孩子面前,孩子有需要二话不说很快就满足,这样就是溺爱孩子的表现。

2、包办代替:包揽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帮孩子穿衣服、给孩子喂饭、给孩子系鞋带,简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这是典型的溺爱表现,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甚至离不开父母。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3、当面袒护:这种行为一般出现在爷爷奶奶的身上,每当妈妈要训斥孩子的时候,奶奶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护着孩子,并且用一句话来袒护他“孩子还小,不要管的太严”。

家长记住这个“7不要”法则,教出来的娃不仅性格好,还会更自信

最后我要提醒各位父母,上面这7个不要一定要做好,相信你能教出更加优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