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學習利用第二大腦,工作效率輕輕鬆鬆提高一倍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講故事,寫故事給我的客戶聽,然後他們和我一起創造新的故事。

故事人們喜歡聽、喜歡看。故事的背後,要有效率!有朋友問我都用哪些效率工具?

今天介紹一些我經常用到的一些效率工具,都是經過我若干次驗證,覺得不錯的東東。

1、思維導圖

如圖

職場上,學習利用第二大腦,工作效率輕輕鬆鬆提高一倍


構思一個事情之前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點子,要把這些點子整合起來,並形成自己的邏輯結構和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就非常重要了。

思維導圖可以廣泛的用於寫作、談判、演講、讀書、複習、會議、項目策劃等過程中。如果你是一個思維極度跳躍的人,可以試試看。

思維導圖既可以手繪,也可以用軟件,根據需求而定;

2、印象筆記


職場上,學習利用第二大腦,工作效率輕輕鬆鬆提高一倍


這是一個電子筆記,可以用文字、圖片、聲音三種文字作為筆記的元素。特別適合開會、聽課的時候,可以邊錄音邊記錄。

寫文章,儲存自己掌握的知識也非常棒。

比如我最近幾年有4200條筆記,利用他的搜索功能,我可以在5秒鐘出示自己的筆記。

還可以實現分享、協同等多種功能。

印象筆記類似於自己的第二大腦。

3、清單

信息爆炸的時代,找到有用的信息非常困難。有用的多數都是簡單的,清單的語言就要極度簡潔。

出行、工作安排、流程檢查、委託他人辦事都是可以用清單來解決。

4、手賬

主要用於安排自己的時間,清晰記錄自己的行程和想法。

電腦用得太多,寫字的技能自然退化。所有用筆寫寫字,在精美的筆記本上記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本身是一種慢慢的成就感。可以彌補被電腦屏幕綁架後的空虛感。

手賬起源於日本,由於本身非常實用,需要接受專門的訓練。

5、16格黃金筆記法

職場上,學習利用第二大腦,工作效率輕輕鬆鬆提高一倍


都說在一張白紙上畫畫,非常容易。其實,要在一張白紙上寫個東西,非常不容易。因為面對一片空白,人們不知道如何下手。

於是有人創造了16個格子的筆記本紙,你只要把一些關鍵詞寫到這個上面,慢慢的你的頭腦就被激活了。

這個方法非常適合寫文章做演講。

有了以上這些軟件,基本可以應付日常的工作和溝通需要了。試試看唄,只有用過了才知道好不好,同時我個人喜歡為正版軟件付費,尊重知識產權是一方面,付費以後更加穩定,接受更加完整的服務。


❤看完兩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挺有啟發,請你幫我做2件事:

1.點贊,讓更多的人都看到這篇文章,(收藏不點贊,看了也白看!)

2.關注我,私信電子書,有更多幹貨免費分享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