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經歷這樣一個時期:孩子每天哭哭啼啼地進教室,下午哭哭啼啼被接回家,有的孩子還會去幼兒園沒幾天就生病,可能要幾個月孩子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孩子很上火,家長也是一樣,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

那麼孩子到底為什麼在剛去幼兒園的時候都這麼排斥呢?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孩子不愛去幼兒園的原因

1、不適應幼兒園陌生的環境

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新奇的、更是陌生的。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當一個孩子從熟悉的家庭環境轉換到特別陌生的幼兒園環境時,他們會感到恐慌、感到害怕,自然而然會出現不愛去幼兒園的現象。

2、太過於依賴父母

有的孩子十分依賴父母,什麼事情都要在家長的陪伴下才能完成。如果沒有家長在旁邊,這樣的孩子就會像失去翅膀的雛鷹,很難振翅高飛,自然很難脫離父母的懷抱,也很難喜歡去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3、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不順暢

有的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和其他的小朋友不和,無法很好地和其他孩子溝通交流,融入不了其他孩子的小群體。孩子自然會覺得自己被其他小夥伴排擠在集體之外,又怎麼會喜歡去上幼兒園呢?

4、初次和家人長時間分離,擔心爸爸媽媽不要他了

這個情況還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分離焦慮”,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孩子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而且在幼兒園見不到熟悉的家人,在此之前他從未經歷過這樣長時間的分離,會很擔心,是不是“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自然一去幼兒園就開始哭泣。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所以孩子入園之前的哭鬧並不是因為孩子脾氣犟或者不聽話,而是出於對幼兒園生活的恐懼或者還沒有習慣離開父母。只有知道了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地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還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入園少“受罪”也是絞盡腦汁,那麼孩子應該掌握哪些必備技能才能順利入園呢?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1、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

在進入幼兒園前,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掌握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從容不迫地進入幼兒園,才能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照顧好自己,才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2、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很多孩子在入園之前都是習慣隨時隨地困了就開始睡覺,所以入園之後就會不適應幼兒園規律的作息時間。家長需要教會他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在該睡的時候才睡,讓孩子習慣幼兒園的睡眠環境,從而喜歡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3、掌握基本的社交能力

在入園之前,家長也應該培養孩子的社交意識,培養孩子基本的溝通交流能力,讓孩子能夠順利融入幼兒園集體環境,讓孩子更易被其他小朋友接納,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融入不了集體難過,也不會因此不喜歡上幼兒園。

4、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父母要在準備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至少提前三個月左右,開始跟孩子多描述幼兒園的情況,告訴孩子,上幼兒園是去做什麼。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帶著孩子去他即將上的幼兒園,上體驗課。並且和孩子約定好,每天接孩子的時間,一定要遵守約定,這樣孩子就會相信,父母只是和他短暫分離,不會讓他再因為擔憂被拋棄而哭泣。

上幼兒園前,先給娃上這4節“必修課”,孩子入園才能少“受罪”


著名詩人阿米爾說過,“懂得如何啟發,是教人的一大藝術”。

對於孩子的入園教育也是如此,家長一定要懂得怎麼才能啟發孩子對於進入幼兒園的興趣,而不是強行讓孩子進入幼兒園。

如果家長們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講述幼兒園的生活,不妨藉助一些輔助工具,例如繪本,讓孩子自己去了解幼兒園的有趣之處,這樣會讓他們更願意接受幼兒園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