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漫笔

东岳庙漫笔

富平温泉河鸟瞰

富平县老城东门外之北,紧临温泉河南岸有一座高台,昔称洗马台(相传唐大将军尉迟恭曾洗马于此),从明代起,便以这座亩许大小的高台为基础,建起了气象森然的东岳庙。庙里主祀的乃是幽冥世界最高主宰者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按照道教的说法,是掌管人间生死的神。如是,其地位相当于佛教里的阎罗王了。泰山神同时又是历代帝王尤其是改朝换代“易姓而起”的开国帝王(包括统治期间建立重要功业者)所谓受命于天,取得治理天下资格的保护神。当年秦始皇登泰山“封”土建“禅”(坛也),便是向作为上天代表的泰山神报告他奉天承运,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不世之功,从而有资格祈请上天认可,护佑他亲手创建的大秦帝国既寿且昌千秋万世传递下去。此后,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及宋真宗等,都曾登临泰山举行过隆重的封禅大典。史载隋文帝亦朝过泰山,只是为表示谦虚没有搞封禅仪式罢了。至于泰山神的出身,据晋人张华撰《博物志》讲,乃是“天帝孙也,主招魂”。此外,尚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及黄飞虎说等。其实,泰山神应是远古先民大山崇拜的产物。盖在先民眼里,既高且峻的大山最为接近上天,又常常云蒸雾罩,充满神秘感,自是最宜于神仙居住之处了。最初朝拜泰山的是生活在山东半岛一带的东夷人,传说曾耕于历山(位于泰山北侧)的大舜便朝拜过泰山(顺便说一句,秦人亦是东夷人后裔,故秦始皇才那么热心的多次东巡,并封禅于泰山)。而泰山本义即指大山,后演化为太山、泰山及岱宗(即泰山是炎黄子孙归宗之山和祖宗之山也)。据专家考证,古音中大、太、泰、岱四字发音相同并可以通假互用(参阅徐北文《泰山崇拜与封禅大典》)。我国土葬习俗源远流长,先民们既认为人死归土,其灵魂须到泰山接受主管天下亡魂的泰山神审判,也就难怪昔日民间对泰山神敬畏不已,作为泰山神行宫的东岳庙(或曰天齐庙)遍布于全国各地了。尽管佛教传入中国后,阎罗王亦被民间尊为阴曹地府主宰者,但长于“和而不同”文化的中国老百姓则并行不悖,对阎罗王和泰山神同样尊而敬之了。

东岳庙漫笔

《富平县志·樊志》富平城池图

记忆中的富平东岳庙既建于高台之上,兀那气势愈加轩昂逼人。不过,供奉于主殿中央的东岳大帝,虽旒冠冕服为冥界之王,在身后方形大幔帐和两边垂挂的幡带衬托下,却一脸端庄祥和,浑身毫无鬼气、阴气。有趣的是,殿后还供奉着碧霞元君,主管人间生儿育女,故被尊为送子娘娘,亦称“泰山老奶奶”。如此一来,生、死两件大事都可获得神的保佑,中国宗教文化的人情味儿,真可谓体察入微呵护备至。据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诞日,也就形成每年此时的庙会。中国的庙会,与其说是神的节日,毋宁道是民间狂欢节,庙里庙外人头涌涌的,不仅有上香还愿的信男善女,还有拥挤热闹浪荡游逛的看客闲汉。小摊小贩自然不会错失商机,庙前那条小路,也就被色色小吃香味和种种吆喝声笼罩。如是,亦可谓钟声与尘嚣齐鸣,虔诚和热闹共存了。

东岳庙漫笔

富平堑城/老城

惜乎这座东岳庙毁于文革之中。今天高台犹存,上边却是断垣残壁,一片废墟矣。当年的巍峨大殿,香烟缭绕的神像,以及那棵传说唐代尉迟敬德曾栓过马的古槐,都只能成为废墟里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