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真实的历史?怎样判别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学书籍或文章?

时代傻瓜李博士


这道题潇生来答。

何为真实的历史?这恐怕谁也说不清,史官在记载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不可抗力的影响,并且史官也有自己的好恶,既然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那么史书中必定有所偏颇。

但即便准确无误的历史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妨举个例子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有的人认为赵匡胤真的是被逼无奈,黄袍加身,不得不继承皇位。但同样也有人甚至是绝大部分人认为赵匡胤一定是故意的,有所安排,赵匡胤一定是个小人。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历史。要么有更深层次的谜团待我们解读,要么就是被过分挖掘,甚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所以不存在真实的历史,有的只是目前史学界主要流通的说法。千年前的读书人一定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那秦始皇是暴君在当时就是真正的历史。但我们通过解读《睡地虎秦简》的部分记载,我们便能了解到当时的秦律未必如同太史公以及历代史学家认为的那样严苛。

如何判别哪些是真实的历史

我们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认为《史记》、《春秋》、《国语》等历代推崇的史书一定是真的,但我们应该相信一点官修的史书在可信度上略微超过野史。

野史绝大部分为读书人的笔记、随笔,乃至于可能是哪个当时流行的一个段子,被记载在自己的书稿之中。在可信度上略微弱于历朝历代官方修注的史书,并且为了防止当代人过分美化本朝,史学界认可的正史都是隔代所修,不存在把当代史官记录的起居注拿来当正史的操作。

我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自己要学会判断,用正史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辅助部分可信度高的野史进行对比。

譬如宋太宗为哥哥编写的《太祖遗录》曾经历过多次修改增删,乃至于到最后一本书搞出了《旧录》和《新录》两个版本发行。其中的韵味不言而喻,但是读书人不是那么好骗的。

当代就有人对宋太宗篡改历史进行了记载,太宗朝直臣王禹偁在自己的著作《建隆遗事》(原名《筪中记》)中记载了大量真实的案例,对太宗的篡改行为进行了揭发与辟谣。

南宋史学家李焘在自己的长篇巨作《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打趣宋太宗,你不是修《新录》么?我偏偏就用《旧录》的记载,你能拿我咋办?

《太祖实录》虽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于篡改者本人都没看到这本书出版,但后世对这本书早有定论。

综上所述,研究历史,潇生建议读史应该以正史为骨,野史为辅,不轻信不盲从。许多人说历史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家就对正史完全抛弃了信心。

但汉武帝为何有《轮台罪己诏》流传于世?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为何可以任人传播?明成祖靖难之役为何不被雪藏封存?

总有正直的史官为我们记录真实的历史,最后借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一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以勉诸君。


潇生谈史


有很多判别方法,例如:

1、比照挖出来、经过科学鉴定的史料和人为记载的史料,如果有矛盾,一般来说前者更可靠(就是所谓的“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

2、关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甚至多学科交叉印证,判断其中是否合理,而不仅仅独立的关注某个历史记载的碎片。例如某记载说某国出兵多少十万百万,先从经济上看看当时该国的人口、粮食出产等是否足以支撑这种战争数据记载。

3、在多史料比照时,若都是人为记载性质,时间、空间上越是接近现场的,一般来说比远离现场或复述的更可靠。例如《筹海图编》对日本的描述,一定比《明史·日本传》更靠谱

4、在多史料比照时,若都是人为记载性质,记录客观、详实、具体、符合复杂人性、带有数据的,一般来说比含糊概述、估算成分大、或带有主观色彩的更可靠。例如戚继光描述他那时候火器在实战中如何如何不堪用,就一定比《武备志》对火器天花乱坠的描述靠谱

5、作者更严谨的史料(一般是正史)一般更可信,但严谨不代表不会犯错。例如《史记》记载的夏朝历史,无论司马迁治学多么严谨——夏朝距离司马迁生活的年代都有1500年以上且夏朝暂无文字记录,无异于现代人在没文字记录的情况下还原南北朝历史——拿史记去还原夏朝,从逻辑上来说就是在兴建空中楼阁。

6、在某些场合,出于各种原因,中国的记载常会虚报,例如出兵打仗的人数、歼敌数等。遇到类似的场合多留个心眼。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难懂的大道理,虽然很多实地考古的一般人无法做到,但最起码可以做到多阅读,发现有矛盾之处多进行思考、印证、探究、深挖,自然而然会培养出判别能力。

希望能够帮到你


胡乱看一点东西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是标准的,如果个人来说的话,我认为没有真实的历史,只有接近真实的历史,即便是你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你也不一定能看清楚历史!

都说历史一定要公正,公平,客观,纵观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真正做到客观的历史记录,几乎没有,对于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在反复上演。听起来这些话好像都特别的哲学思维。其实我想每个历史的爱好者,或者是热爱历史的人都会清楚,读书读史书,从来都不是要求还原真相,大家无论从哪个层面,哪个角度去分析历史,给予我们的都是智慧的增长和思想的启发。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我个人认为真正真实的历史隐藏在社会发展数据的记录上,而不是叙事型的史书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