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取名字?

一說到古人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蒙。尤其是在《三國演義》裡,人物之間一會兒稱其名,一會兒呼其字。古人的姓、氏、名、字、號都有什麼區別?稱呼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講講。

今天我們說的姓氏,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姓,一個是氏。最先有的是姓,《通鑑外紀》解釋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意思是說:姓是為了統一大家共同的祖宗而創立,實質上就是一個部落族群的族號。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代表族號的姓了,一般取之於地名。早期人類都會住在河邊,所以多用江河名為姓。比如說黃帝姓姬,是因為住在姬水附近。炎帝姓姜,是因為住在姜水附近。

另外,原始社會早期是母系氏族社會,在當時的婚姻制度下,孩子只知道母親是誰,不知道父親是誰。所以,最古老的姓裡面都帶有女字旁或女字底,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皆是如此。姓代表一個人的血統,所以同姓的人是不能通婚的。

到了父系氏族社會後,生產力水平提高,人口迅速增加。這時,原始部落無法承載所有人口,有的人就從部落分出去獨立門戶。為了給子孫後代區別獨立出來的家門,就產生了氏。《通鑑外紀》解釋道:“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意思是說:氏是為了讓子孫後代有各自的區別而創立,實質上是一個支脈的徽號。那時能獨立門戶出去的,多是部落裡有實力的人物,所以有氏的,一般都是貴族,否則也不好意思給子孫後代起表家門的氏。平民和女人是沒有氏的,他們只有姓。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理解:一個老祖宗的所有子孫都有一個共同的姓,哪個孫子發達了就出去自立家門,為了和窮親戚們“劃清界限”,可以再給自己創個氏。

先秦時的貴族男子,一般只稱氏而不稱姓。因為姓是一個血統共用的,高低人等都有,而氏更能體現其高貴身份。在《史記》中,司馬遷稱秦始皇為趙政,很少稱其嬴政,因為嬴是他的姓,而趙是他的氏。司馬遷的稱法,較符合當時的真實情況。嬴政為啥以趙為氏呢?因為秦始皇當年在趙國出生,故以趙為氏。

到了秦漢時期,基本沒人用姓了,所以姓與氏也不再區分了。今天我們說的姓氏,絕大多數情況僅是最初的氏,而並不含姓。

今天我們說的名字,在古代也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名,一個是字,其區別在於“幼名冠字”。所謂“幼名”,意思是說名是幼年用的,一般是孩子出生三個月後,長輩給取名。所謂“冠字”,意思是說字是成年後才有的。冠在古代是成年的意思,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民間也有15歲行冠禮的,行了冠禮就代表這個人成年了。成年了就得取個供平輩和晚輩叫的稱號,這就是字。

古人都有名和字,一般來說,名和字的含義是相互呼應關聯的,或者說字的含義可以用來解釋名。比如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意思接近。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古人稱呼名和字是非常有講究的,除了長輩,別人都只稱你的字。《岳陽樓記》裡,范仲淹寫的是“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子京就是字,他的原名是宗亮。平輩之間直呼名字是非常無禮的行為,所以古人罵人時才會“指名道姓”。即便是君主或上級,也不會貿然稱臣下的名,除非是想表達不滿。但臣下自稱的時候,一般會用自己的名,表示恭敬和謙卑。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第一句就是“臣亮言”,而不是“臣孔明言”,這就是自稱名以表示恭敬。

至於號,則是人的外號,大多是文人給自己取的雅號。“東坡居士”就是蘇軾的號,所以世人也稱其為蘇東坡。有時候號被使用習慣了,人們都忘記了他原有的名字,比如鄭板橋,板橋就是號,燮才是名,今人只知道鄭板橋,而不知鄭燮。人們通常根據自己居住地的特徵取自己的號,比如蘇軾號東坡居士,估計他家東面有山坡。陶淵明號五柳先生,因為他家門前有五棵柳樹。至於歐陽修號六一居士,並不是因為愛過六一兒童節,而是代表“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再加上歐陽修本人,合為“六一”,是為“六一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