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來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01

毀掉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也需要努力

曾看的一本童書裡面有個情節,關於主人公小豆豆和小林老師的第一次見面。


小林老師立馬站起來,把凳子拖到小豆豆邊上,跟她面對面坐著,聽這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顛三倒四地說了四個小時。


小豆豆立馬就喜歡上他,因為從來沒有人聽她說過這麼久的話。

一個因為問題太多而被原來的學校勸退的孩子,小林老師反覆肯定“你真是個好孩子”。完全扭轉了這個孩子的成長軌跡。

要成全一個孩子,讓他好的特質得到發展,並不容易。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同樣值得思考的是,要把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變得不會學習、害怕學習。那就容易了嗎?


不,也需要努力。

人本主義的基本信仰是,一個孩子即使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也會朝著社會認可的方向去發展。

孩子就像一棵樹,如果沒有外界持之以恆地施加“錯誤”的作用力,這棵樹是不會輕易長歪的,這是大自然的力量。


但是我們可能低估了,人們將錯誤進行到底的決心。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02

幫孩子,幫成了學習障礙

精神分析的臨床案例中,發現很多人的閱讀障礙、數學學習障礙、英語學習障礙、語言表達障礙等類型的學習障礙不是遺傳、也不是智商引起的,而是他們採取了某種防禦機制,壓抑了自己這方面的學習功能。

孩子們好奇、愛學習,是天性,是老天送給人類的禮物。


但是這種學習能力,為什麼會遭到破壞?

我有一位學生家長,她是名校英語系畢業,千百次地跟孩子強調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說馬雲就是學英語的;如果你學好英語,媽媽就如何如何獎勵你。


並且手把手教孩子學英語,孩子一丁點的錯誤在她面前都會現出原形,被糾正得不厭其煩。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經常可憐兮兮地問她“媽媽,我可不可以玩一會”,都被她嚴厲喝止。


理由是不務正業——有這時間怎麼不去做作業,怎麼不去學英語。

在她長期孜孜不倦的幫助下,她兒子的英語成績,終於排到了全班第一,倒數的。

用她兒子的原話說:看到英語書就很煩、只想睡覺,聽英語課思想就沒辦法集中;看英語老師講課,好像自己失聰了一樣,只能看見老師的嘴型在動,沒有聲音,好像我的靈魂已經飄走。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這種越幫越忙的例子,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切身的體會。

這種做法到底踩了哪些雷,以至於破壞力這麼大?

過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把原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變成了為母親做的事情。


破壞孩子的內驅力。


類似於把一個創業的人變成了上班族,還是個天天挨老闆批評的上班族。

孩子把跟母親的關係轉移到了跟英語的關係上。


他不想聽英語課,也可以理解為他不想聽母親囉嗦。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一個要求完美的媽媽,在她面前,孩子永遠要承擔不完美的那個部分。


而且她還是孩子快樂的終結者。

03

我們到底製造了什麼問題

很多人沒有真的理解,上面這幾點的危害性。


所以即使他們聽過了這個道理,甚至是聽了很多次,他們還是會繼續這麼做。


在此我想展開說幾句。

第一點,如果一個母親把本該孩子做的事情,都替他做了。


比如檢查作業,發展興趣、穿什麼衣服、跟什麼同學交往.......幫他做了他力所能及的所有決定。這意味著父母強行外包了孩子的自我功能,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一個形象一點的比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母親變成了1.5個人,而孩子只剩下0.5個人。

孩子沒有清晰的界限,就不能建立起完善的防禦機制。畢竟他只剩下半個人,想想他會有多危險。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這些孩子即使在應試階段表現的還不錯(當然,大部分表現都不太好),也是後患無窮。


這些孩子上了大學,可能就不再學習了,在工作中他們也很難有熱情。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說這是父母為孩子精心準備的陷阱。

第二點,一切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


如果我們因為一門課的學習,而惡化了親子關係,那麼接下來孩子跟這個科目的關係會惡化,就很難避免。

孩子對著某些科目昏昏欲睡的樣子,像不像面對一個嘮嘮叨叨的母親,或者父親?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關係惡化會製造比學習障礙更嚴重的問題,而一切問題的好轉,都要從關係好轉開始。這算不算本末倒置?

第三點,很多人的童年都充斥著媽媽尖利的制止聲:


“還在玩,還不寫作業?”

“還不關電視,還不寫作業?”

“還在玩玩具,不用寫作業?”

與快樂的事情相伴的都是數不盡的呵斥聲,後來連快樂都變得有點讓人畏懼。

所以在潛意識裡,很多人不敢讓自己獲得滿足和開心。


在他們心中,太快樂是一種禁忌,因為媽媽不允許他盡情的快樂。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這些人經常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把學習和工作搞砸,長期處於精力不能集中的狀態。

同時,父母親的挑剔,讓孩子產生自我認知偏差,結果不是自卑,就是自戀。

04

你的孩子,可能在保護你

當然,每個人早期的教養環境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類問題,背後形成的原因也是千差萬別。

但是從本質上看,這些學習障礙,都是一種防禦機制,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或者是用來保護父母的。

保護自己,好理解。一個人可以通過跟父母對著幹,保持自己一定的人格獨立性。

而保護父母,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

一來,他們通過讓出了一部分自我功能,給了父母侵入的權利和機會。以我犯錯你批評的方式保持了高濃度情感鏈接。

二來,他們壓抑了自己的學習功能,等於在潛意識裡是宣告了:放心,我不長大了,我不背叛你。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重視這3點,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再者,我承擔生活中所有不完美的部分,那麼父母親就一直有機會做完美的人了。

孩子或許弱小,但是他們保護父母的決心卻尤為龐大。


他們願意為了父母生病,願意為了父母自斷羽翼。

我們往往只看到孩子的問題,卻沒有看到孩子對父母的成全。


即使父母不完美,不懂得愛。

那些覺得自己怎麼做都是因為愛孩子的父母,或許應該給自己提個醒。

所有低質量的愛都可以為所欲為,而所有高質量的愛,都必須帶著深深的剋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