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无意间完成的壮举都有哪些?

伝儱


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对世界直至今日产生重大影响的产物!

火药的产生是个意外,那时候人们并没有想到生产这种东西,在古时候,很多皇帝做梦都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试着往炉子里放一些矿物、药硝、硫磺什么的,想炼出仙丹来。这些炼丹的人被大家叫做“方士”。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炼丹家的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才是其目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哪里有长生不老药,这东西一直没炼出来,但是在不断的炼丹的过程中有了其他的意外发现。

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火药方子的记载。后来,到唐朝中叶,这些特性有些被经过改传到军事家手里,真正的火药慢慢成型了,唐朝末期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

直至今日,火药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这一个意外完成的发现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牛痘接种法

我们都知道,在18世纪以前的社会,天花是一种人人谈之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后来唯一一种方法接种人痘,但是死亡率非常的高。

但英国詹纳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听到乡间流行的民间传说:一个人只要曾经染上牛痘,便不会再染上天花。挤牛奶的女工多数都曾感染过牛痘,的确很少患上天花。

长大后的詹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在一个挤奶工的手上提取了牛痘的分泌物,然后给一个男孩进行了接种。一个星期之后,这个男孩就出现了轻微的感染症状,和进行人痘接种后的理想状态很像。

就这样,詹纳发现了牛痘接种法。但是詹纳真正的贡献并不是这个,毕竟这个方法在具体操作上和人痘接种没什么差别。

更有价值的实验在一个半月之后,詹纳从一个天花病人身上去了脓液,然后给这个男孩再次进行接种,结果男孩没有产生反应。

詹纳介绍的方法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抵抗天花的武器。他后来被称为「疫苗之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文史小观


对人类历史影响巨大的壮举,莫过于发现新大陆了。

新大陆发现,才促进欧洲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发生。

然而,发现新大陆这个壮举,却是在无意间完成的。

计划的目的地是中国,可无意间到达了美洲。

哥伦布的航海目的,是找到去往遍地黄金的中国和印度的航线。哥伦布去葡萄牙找人资助他的航海事业,没人理他。他又到西班牙、英国、 法国、意大利碰运气,依然无果。

1492年,西班牙人的战争结束了,想起来要搞航海。

因为当时葡萄牙已经派达伽马去开拓沿非洲绕道印度洋的航线了,当时人已经相信地球是圆的,因此西班牙决定向西横渡大西洋开拓到达中国和印度的航线。

西班牙当时也穷,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首饰珠宝,才凑齐了哥伦布航海的费用。这相当于一次风险巨大的投资,双方谈的条件是:哥伦布被授予“海军元帅”之职,将来发现的土地,他可担任总督,以及未来探险收入的十分之一。

哥伦布凑齐了87个人、三条排水量不足百吨的小船,于1492年8月3日出发了。

哥伦布原以为二十天就能到达,但航行了三十天,还没看到陆地。

当船员们恐慌并试图暴动过后,哥伦布决定:再坚持三天,如果看不到陆地就返航。结果在第四天的凌晨,他们发现陆地了。

哥伦布到达的是加勒比海三大群岛之一的巴哈马群岛中某个不知名的小岛。

经过与当地土著人的表面交流后,哥伦布一行向南方的一个大岛驶去,哥伦布以为那就是日本,其实他们到达的是古巴岛。

哥伦布接着向南航行。他们以为正驶向“遍地黄金”的中国杭州,其实他们到了海地岛。哥伦布后来把这里成为“印度群岛”。

到了1493年春天,哥伦布的第一次远航结束,哥伦布从印度群岛返航。

通往东方的航线已经被葡萄牙达伽马确认,哥伦布发现的是新大陆

1493年9月25日,哥伦布带领17艘船、1200余人出发,开始了第二次远航。

这次他们计划要在“亚洲”建立永久殖民地。他宣称已经找到了日本和中国的沿海,这一次他将寻找“印度大陆”,为西班牙人民找到“香料海岸”。

21天后,船队顺利到达海地,哥伦布继续向南航行,寻找“印度”,很快发现多米尼 加、波多黎各等地,但梦想中的黄金和香料,还是不见踪影,与中国、印度的贸易商路也毫无眉目。

1498年,达伽马到达真正的印度“香料海岸”,运回大量来自东方的香料。葡萄牙国王 还写信向西班牙国王炫耀。

而哥伦布依然坚信自己到了“亚洲”,只是运气不好,到达了亚洲的穷困地区。

随后,哥伦布第三次远航到达了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第四次远航则是在中美洲一带徘徊。

其间,意大利学者亚美利哥随船来到这片大陆进行实地考察,他宣布:哥伦布发现的不是亚洲,而是一片“新大陆”。于是,这片大陆就以亚美利哥的名字来命名,叫“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结束语:

哥伦布目标是到中国和印度,由于沿着非洲海岸线经印度洋的航路被别人占先,他计划从地球的另一个方向开辟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航线,结果却无意中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洲大陆的发现,很快西班牙人运回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刺激欧洲人进一步向外殖民。这促使欧洲的工商业发展和工业革命发生。如果不是哥伦布“无意”间的发现,这些恐怕都将延后,人类社会随后的发展恐怕也将不同。

哥伦布无意间发现美洲,成了促使世界改变面貌的壮举。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凌烟阁论史


中国古代的道士千方百计炼制“仙丹”,想长生不老,却无意之中发明了黑火药这事耳熟能详了。给各位介绍一下几个无意之中的发现,影响了世界发展的壮举。

索布雷罗无意的发现——造就了两个极端发明

1846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字啊实验室中用硝酸和硫酸处理甘油,无意之中,发现了一种黄色物质——硝化甘油,这种物质极其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爆炸,这次无意之间折腾出来的物质差点没把他炸死。

索布雷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并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做硝酸现场做实验,称如果将这一发现应用到军事领域,前景十分可观。当时的观众中有一个人对此十分感兴趣,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诺贝尔。

1862年,硝酸甘油被发明的第十六个年头,诺贝尔通过几百次的试验发现了硝酸甘油的爆炸原理。1864年,诺贝尔发明了普通火药制成的雷管,用以引爆硝酸甘油。自此开始,硝酸甘油开始了工业化生产,主要用于开掘矿山和军事用途。(诺贝尔像,发明了黄色火药和雷管)

诺贝尔的发明,使得近现代的军事技术迅猛发展,主要应用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300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7000多万人、伤1.3亿人,黄色火药的贡献巨大。

诺贝尔用硝化甘油进而研制出雷管和比较稳定的黄色炸药,也有人致力于治病救人。英国医生威廉•梅瑞尔(William Murrell)就是其中一位,1878年,他提出了硝酸甘油能够治疗心绞痛。

一次无意之中,他用舌头舔了一部分硝酸甘油,结果导致血压降低,差点晕倒。此时民间就有硝酸甘油降低血压的说法,自己亲身的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于是他积极的用小白鼠试验硝酸甘油对身体的影响,小白鼠没有多大影响之后,就开始了人体试验。在未来不同人的试验中,证明硝酸甘油确实能够治疗心绞痛,于是他用较低浓度的硝酸甘油来治疗心绞痛患者。

1879年,他把自己的试验和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之上,硝酸甘油开始成为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威廉•梅瑞尔像,将硝酸甘油应用于医疗领域)

硝酸甘油自治疗心脏病以来已经有141个年头,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发明,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成为杀人的利器,一个确实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弗莱明无意之举的发现——青霉素。

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的一生有两大无意之间的发现,其中最后一个发现成果,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1921年的一天,弗莱明患感冒仍然坚持实验工作,一不小心,自己的大的喷嚏喷到了培养基实验容器之中,这一细菌培养器皿之中的细菌出现了溶菌现象,于是他马上进行了研究,发现是自己的喷嚏所导致的。(青霉素从发明到应用的几个关键科学家)

在这样一基础之上,他发现了溶菌酶。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痛和修复破损组织的作用,医学上溶菌酶可以治疗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等。在食品领域广泛的被应用于食品防腐和食品添加剂,现在很多食品之中,尤其是婴幼儿食品中大都添加了溶菌酶,他能保护婴幼儿脆弱的肠道系统,避免感染。(弗莱明在实验室图)

1928年,又是一个无意间的操作,发明了影响人类生活的发明。1928年7月下旬,他将做实验的器皿都摞在一起,放到了背阴处,然后他就去旅游了。

9月3日,他度假归来,恰好前助手来探望他,问到他在干什么,于是他把摞起来的培养基器皿拿起来给自己的前助手解释。他发现溶菌的培养基上出现了惨白的物质,根据这一变故,他研究出了——青霉素。1929年6月,弗莱明根据自己的研究发表自己发现了青霉素,这一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青霉素又称盘尼西林(Penicillin),主要用于抗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盘尼西林广泛对的应用于战争救护,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穿越再现彼岸


微波炉,巧克力棒意外融化后的发明

1946年,美国工程师斯潘塞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工作时,试图发明一种功能更强大的微波发射磁控管,准备用于雷达设备。一天,当他站在一个测试模型前面实验时,他发现自己口袋中发出了咝咝的异样声音,他马上停下实验检查口袋,结果发现口袋中的一根巧克力棒居然融化了。斯潘塞立即意识到可能是磁控管的微波辐射烤化了巧克力,他又将一包玉米粒摆到了测试模型上,结果玉米很快被烤成了爆米花,炸得满屋子乱蹦。斯潘塞意识到这项技术能在烹饪上派上大用场,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就这样诞生了。


隔壁同学


我认为无意间的壮举中“刘邦称帝”绝对是一个奇葩。48岁闹革命什么概念,西汉时期的人均寿命才30岁不到。你都48岁了,属于高龄老人了还能想着干一番事业?斩白蛇起义也是无奈之家,无意间就走上了这条血雨腥风的道路。

年轻的刘邦就一地痞流氓,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人人见而躲之,年龄稍长后,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 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 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 刘仲(刘邦的二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后来, 刘邦做了沛县 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也本就想混天度日挥霍下半生了,没想到发迹的时间来了, 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 泗水郡押送徒役去 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 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 芒砀山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这样就聚集了一群乌合之众。接下来上天又眷顾了“季”。在公元前209年,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陈胜、 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 陈州以后,陈胜建立了“ 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楚国贵族的后代 项梁和 项羽,他们在吴中(今江苏 苏州)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天下大乱,刘邦乘着局势混乱拉拢起义军扩充人员向周边郡县进攻,后来发展成一股相当大的武装力量。刘项连并合力灭秦。至此双方力量相当,展开拉锯。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然垓下一役,项家军消失殆尽,霸王自刎江边。刘邦黄袍加身君临天下。建国称帝时已过半百。何曾想一介草民也能荣登大殿。无意之举开仓汉室王朝。


史曰风云


我觉得小岗村的“大包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从此闻名全国,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979年,小岗村粮食总产量66吨。数字单独拿出来是看不到冲击力的,要横向比较。这个产量,相当于全生产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那年景,家家过门墩都有粮食,直堆到屋坝子。”

随后,小岗村被誉为改革第一村。发达国家的粉碎机,GDP世界第二,都是从这份生死状出发的。现在这份生死状被存于国家博物馆。


1978,全国还有一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安徽,四川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办法,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好的效果。不久,全国实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凌云子说历史Vlog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杨广干的,隋朝的首都定在洛阳,可杨广爱干的事两样,约架&泡妞,约架在北方(北京),泡妞在南方(扬州),一拍大腿,举国之力从洛阳挖了两条河,一条直通北京,一条直通江浙,这样他方便了,上半段约架,下半段约会,把他爹开皇之治存下的老本败了个一干二净。但客观来说,隋朝大运河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江浙不光有妹子,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从此南北方交流贼方便,可以轻松的把粮食运到首都和北方战场。其实隋朝大运河并不是从零开始挖的,大多是原有河道连接改造而来,挖完后大家改了又改,就变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