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广大中小学教师呼吁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说明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可能存在问题,但是粗暴的取消也并非良策,实施绝大多教师都满意的改革才是王道。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历史

1986 年,国家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对中小学教师的职务类别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改革了职称评审办法,实施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各类学校开展教师评价、考核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依据。

老的职职称制度,中小学教师是分开的,分为中学系列和小学系列。中学系列等级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特级教师(小高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老的教师职称制度,虽然小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是小高高(对应现在的副高级),但是评聘条件很高,让绝大多数小学教师一生职称的最高级别为小学高级(对应现在的中级职称)。

2010年以后,国家进行了职称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改革以后,中、小学教师可机会评聘正教授级职称,虽然评聘正教授的概率不大,但是,很多中小学教师成功晋升为副高职称,的确是事实存在的。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弊端

一、岗位比例限制,没有名额。

中小学职称实行岗位比例限制,也就是说一个学校或一个学区,有多少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是有数额限制的。如果没有空缺岗位,即使你的水平就是再高,也没有晋升的可能。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这样一个限制完全是行政规定的,至于为什么这样规定,没有几个教师是说得清楚的。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政策,有的学校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一个高级职称的名额,这样的职称就是空中月、镜中花教师自然是可望不可及的。

二、职称高低决定工资高低

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岗位工资和教师职称紧密相关。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工资是1-4级,一级岗位每月是6665是元,二级岗位每月5157,三级岗位每月4558元,四级岗位每月3915元;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工资是5-7级,五级是每月3405元,六级是每月3005元一个月,七级的岗位工资每月是2773元;如果是中小学一级教师岗位工资是8-10级,八级每月2440元,九级每月2174元,十级每月2007元;初级职称岗位工资是11-13级,十一级每月1819元,十二级每月1797,十三级每月1675元。职称越高,岗位工资越多,十三级岗位和一级岗位一个月相差4990元。这是职称制度被诟病的主要原因。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三、背离设立初衷、职称评定标准不合理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基层学校的职称评审中,重关系、重人脉,勤勤恳恳教学的教师很难被评为高级职称,这其实相当不公平。但现实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大多为领导岗,一线兢兢业业教学的老师往往评不上,久而久之,工作热情消减。

教师职称评定越来越注重证书,荣誉、学历、论文,极容易忽视老师最根本的教学能力,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评定时的不公允。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硬性条件根本达不到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会取消吗?

有人建议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完全按教龄长短发工资,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极不可取,这样做表面上看有利于教师终身从教师,其实会让大多数教师处于“混日子”的状态,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虽然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弊端很多,但是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根本不可能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很可能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长期存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九条中明确,2020年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也说明,教师职称制度只会不断深化改革,完全取消是不可能的!

深受欢迎的职称评审制度:优化晋级和自然晋升同步实施

优化晋级:体现晋称制度的激励性和前瞻性

依照现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听取一线教师意见进行改革。让教学实效好、科研能力强的一线教师优先提前晋升高级职称。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要减少学校行政干预,引入家长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通过改革后的职称评审制度,能够较早的晋升高级职称,让优秀者工作得到肯定,体现职称制度的激励性和前瞻性。

自然晋升:体现职称制度的普惠性

借鉴公务员晋升机制,采用自动晋升机制,15年教龄还没有晋升为中级职称的无需评审,可直接认定为中级职称,25年教龄没有晋升高级职称的,直接考核认定为高级职称。自然晋升职称具有机会同等性,同时也鼓励了中小学教师终身从教,让教师中的“老黄牛”们也有机会成为高级职称教师。

取消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这种改革方案,深受好评


优化晋级和自然晋升相结合,既让真正的优秀教师提前晋升高级职称,也让教师中的“老黄牛”看到晋升高级职称的希望。

笔者认为,职称制度短期以不会取消,甚至会长期存在,取消职称评审制度并非良策,中学生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实行优化晋级和自然晋升双轨制同步实施,才是最佳方案,你认为呢?

我是教而育之,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关注、转发、收藏、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