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鎮聽從專權宦官王振的勸說下率20多萬大軍御駕親征,迎戰來犯的蒙古軍。結果在土木堡,明軍大敗,20多萬大軍被消滅殆盡,朱祁鎮還被俘虜。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朱祁鎮


  消息傳到北京,大明朝堂之上,群臣譁然,無不頓足捶胸,氣憤非常。不過,他們可沒有太多時間去追究土木堡之役戰敗的原因或責任,因為蒙古大軍在也先的率領之下,將兵臨北京,大明危矣。

  朝中群臣趕緊商量對策,意見有兩個:1.于謙提出固守北京;2.徐有貞提出遷都南京。圍繞著是否遷都,朝中群臣紛紛建言。于謙大喝:“提議南遷的,都應該斬殺。”從此朝廷正式決定固守北京。後來,在於謙的組織,大明在京師保衛戰中取得勝利,擊退蒙古軍。當初建議南遷的徐有貞就尷尬了,從此成為群臣的笑柄。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朱祁鎮


  事實上,明朝自遷都北京以來,到明朝滅亡,曾多次讓敵軍兵臨北京城,包括蒙古、後金、李自成的大順軍等。每到此時,朝廷之上總有南遷的聲音。明朝末年,李自成進軍北京到兵臨北京城,期間有幾個月時間,南遷的聲音絡繹不絕。崇禎最終沒有南遷,明朝滅亡,後人常常感慨,如果崇禎學習南宋,遷都南京,或許可以延續明朝國祚,甚至有機會東山再起。然而歷史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評價通常是帶有成王敗寇的思維。崇禎決定固守北京,如果明朝挺過這一劫,明朝得以延續,那麼固守北京就是正確的抉擇,那些建議南遷的人就會被嘲笑。可惜,明朝亡了,那些當初建議南遷的人,後人就會認為他們有先見之明,是崇禎昏庸,錯失了良機。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土木堡之役


  再回到土木堡之役,蒙古也先率軍進犯北京,一路挾勝而來。于謙當時只是個兵部侍郎,雖官職不小,卻也輪不到他來做主,畢竟王文、王直、胡濙等人官職都在他之上。然而站出來的卻是于謙,當於謙喝退徐有貞,下定決心固守北京時,他肩上擔的是整個大明的命運和大明的百姓。這責任太大了,偏偏又敵強我弱,一旦有一丁點閃失,于謙將留下千古罵名,難怪王文、王直、胡濙等人不敢站出來。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徐有貞主張南遷


  徐有貞是個投機分子,他當時任翰林院侍講,這個是文職,從五品,職責是文史修撰等相關工作。以徐有貞的官職和權位來看,他是無權插手朝廷中事。只不過,明朝時是不會以言論罪,徐有貞只是提個建議,就算朝廷不採納,也不會給徐有貞帶來影響。反倒是如果他的建議被採納,他將飛黃騰達。顯然徐有貞並不甘心當個小小的從五品官,才假託星象,提出南遷,為的就是博取前程。

  于謙當兵部侍郎幾年,雖未打過仗,但對兵事還是有些瞭解的。他認為明朝雖在土木堡之役遭受慘重的損失,但遠遠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北京是京城,一旦放棄,後果不堪設想。即便日後重奪京城,也無法彌補放棄京城所帶來的影響。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于謙


  明朝末年李自成兵臨北京城,那裡的明朝是真的已經山窮水盡:1.名將大多都戰死沙場;2.沒錢,國庫早就空了;3.沒兵,明朝再也無力組織軍隊。在這種情況下,不南遷就代表著滅亡。

  然而土木堡之役後,大明面臨的情況要遠比明朝末年崇禎遇到的情況要好得多:

  1.京城尚有近十萬軍隊,可有再戰之力。明朝拱衛京城的軍隊主要由京營三軍和親軍26衛組成,總兵力約30萬。土木堡之役時,明軍出去的是京營三軍(三千營、五軍營和神機營)和部分親衛,其中京營三軍兵力15到20萬,總兵力應有20多萬,對外號稱50萬。戰敗之後,京營三軍殘兵回到北京,再加上未出戰的親軍,總兵力在10萬左右。京營三軍雖已是殘兵,但親軍卻也是精銳軍隊,絕非老弱病殘。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于謙主張南遷者可斬


李賢《古穰雜錄》: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歸。

  蒙古軍入侵大明時曾兵分四路,但進犯北京時合兵了,據《明實錄》記載,蒙古軍兵力應在9萬左右。所以從兵力上,雙方是勢均力敵的。誠然,蒙古軍挾勝而來,士氣高昂,但大明京城防禦力極高,根本就不是幾萬人就能輕易攻下的。北京周邊仍有很多地方軍隊或勤王軍隊,正陸陸續續調往北京。所以這場京師保衛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大明越來越有利。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于謙主張南遷者可斬


  2.儲備充盈;大明經歷了朱高熾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國內繁榮,達到一個新的頂點。土木堡之役時,明英宗僅用兩天時間就集結完軍隊,匆忙出兵,很多物資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籌集。所以戰敗時,明軍雖兵力損失不小,但物資損失並不大,大明的糧食、輜重儲備仍然很充足。于謙在京師保衛戰中曾經從全國調配軍用物資,並將在通州儲備的足夠京師軍民一年之用的糧食押運到北京。

  3.大明也只有一個敵人,內外環境良好。與明朝末年崇禎遇到的情況完全不同,土木堡之役後,大明只有蒙古一個敵人,內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戰亂或戰事。正統年間大明曾三徵麓川,耗費無數,但此時戰事早已平息。所以大明可以一心對敵,不會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擾。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也先


  4.蒙古軍孤軍來犯,勞師以遠,無法持久作戰。蒙古軍看似來勢洶洶,其實隱患極多:1)軍隊長時間交戰,沒來得及休整,已露疲憊之相;2)內部不和諧。蒙古軍分別為也先、脫脫不花、阿剌知院等人統率,雖以也先為首,但脫脫不花、阿剌知院與也先矛盾重重,相互爭權奪利。所以蒙古軍隊無法長期作戰,一旦戰事進入相持階段,蒙古軍只會越來越弱勢。

  在這些有利的條件面前,于謙認為大明大有機會擊敗蒙古,保衛北京。其實,徐有貞提出南遷,與于謙固守北京的建議並不沒有衝突。大明可以在固守北京的同時,安排部分大臣護送太子朱見深先行去南京,這只是多安排一條後路而已。一旦北京失守,朝廷仍有在南京東山再起,大明也不會失去國祚。但這並非于謙想要的,于謙是想擊敗蒙古大軍,守住北京。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北京城上


  在決定固守北京之前,于謙還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穩定人心。徐有貞此時提出南遷,會使朝中群臣心神不定,一旦有了後路,一些人就不會盡死心守衛北京,反而生成逃跑之意。朝廷如果不能做到舉棋若定,就會影響到軍隊和百姓,軍心若不定,此戰就兇險了。于謙明白,如果想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必須保證朝廷、百姓、軍隊上下一心。軍心可用,此戰才能必勝。

  所以,于謙才會大聲呵斥徐有貞:“提議南遷的,都應該斬殺。”為的就是嚇住朝堂之中那麼支持南遷的聲音,使得朝廷上下只有一個聲音:固守北京。于謙接下來又在孫太后的扶持朱祁鈺為帝,剷除王振餘黨,肅清朝廷,進一步穩定內部局勢,然後才開始進行作戰部署。

土木堡之役後,徐有貞提出南遷,于謙為何大罵:提南遷的要斬首?

石亨


  只是于謙在大庭廣眾之下呵斥徐有貞,使得徐有貞臉面丟盡,難以下臺,兩人也因此結下樑子,也為于謙後來的身死埋下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