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精髓,其經名的含義就能讓你品讀大智慧、大教法

《金剛經》的全稱其實是《能斷金剛

般若波羅密經》,是大乘佛教的經典代表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重要經文。

《金剛經》的精髓,其經名的含義就能讓你品讀大智慧、大教法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是該經的總體綱要。“”字是通用名,佛家所有的佛法都叫“經”,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書”。“經”字前面的9個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是這部經文所獨有的,也是別名。下面,我逐字逐句給大家解釋一下這部經的含義,不想品讀經文全文的,也許可以從經名中頓悟人生的大智慧。

《金剛經》的精髓,其經名的含義就能讓你品讀大智慧、大教法

金剛”是作為一個比喻來說的,比喻為印度的金剛石,印度金剛石傳說是最光明、最堅硬也是最珍貴的。金剛石做成的刀更是堅不可摧、鋒利無比,硬度特別高,可以破壞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壞,這是第一種解釋;還有一種解釋是,金剛是真金久煉成剛,很堅固、銳利、光亮;另外有一些譯文,不把“金剛”做比喻用,而是直接指“金剛心”,寓意為具備金剛觀智,用堅韌和堅強破除無明,超生死,到達槃彼岸的金剛心。

《金剛經》的精髓,其經名的含義就能讓你品讀大智慧、大教法

般若”:也叫作波若。意譯為智慧、明,就是修習八正道、諸波羅密等,是真實的智慧。能夠明見一切事物和道理的高深智慧,即稱為“般若”。菩薩要達到彼岸必修6種行,就是要修6波羅密,其中因為諸佛都由般若而成就,因此般若波羅密在六度波羅密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般若為諸佛之母,其他五波羅密之根本,居於關鍵位置。

波羅密”是梵語,翻譯為達到彼岸。彼岸者對此岸者說。煩惱是此岸,菩提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槃是彼岸;凡夫是此岸,諸佛是彼岸。通俗地講,就是眾生通過修行而從煩惱中解脫,並且達到槃寂靜的彼岸。但到達彼岸並不是已經到了槃彼岸,而是說通過修學才能夠從此到彼,寓意重在修法。

《金剛經》的精髓,其經名的含義就能讓你品讀大智慧、大教法

”是線的意思,線有貫穿的作用,佛法才能流傳到今;“經”也翻譯為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具有貫、攝、常、法四個意思。

綜合分析,“金剛般若波羅密”有兩種解釋:一是,玄奘法師所翻譯的,認為是煩惱的細分,到成佛方能斷淨,深細難斷,如金剛一般難於破壞一樣。但般若能斷智慧,金剛比喻為所斷的煩惱,所以為“能斷金剛的般若”;另一種解釋以鳩摩羅什為主,以金剛比喻般若,能破壞一切我執和妄執,不為妄執所壞,他的堅、利、明如金剛一樣。

《金剛經》的精髓,其經名的含義就能讓你品讀大智慧、大教法

總而言之,《金剛經》的經名全部含義就是以金剛般的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妄和執著,達到對實相的理解,得到解脫達到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