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话夜半钟声:寒山拾得所为何,张继稼轩有多愁?

寒山和寒山寺

唐代出了很多有名的和尚,有不远万里跑到印度求取真经的,有不畏险阻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有懂天文的,有会书法的,还有和公主通奸的……

这其中有两个有趣的和尚,在当时可能并不太起眼,但有段对话还是常被人提起的: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两个和尚一个叫寒山,另一个叫拾得。

雍正皇帝曾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在民间被称为“和合二仙”。

慢话夜半钟声:寒山拾得所为何,张继稼轩有多愁?

寒山是个富二代,家境虽然不错,但是科考却不顺利,考了几次都名落孙山。

这哥们也是个性情中人,一气之下直接剃了个光头,跑到一个叫“寒岩”的地方隐居,自号“寒山子”。

可是大唐盛世,当和尚也是要参加考试的,没有度牒一般寺院都不收的。

既然当和尚也是个“黑户”,寒山便更加放浪形骸了。

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带着桦树皮的帽子,脚下一双木屐,嘴里哼着“鞋儿破,帽儿破”,疯疯癫癫地来往于山林之间。

天台山有个国清寺,离寒岩不远。

国清寺里有个高僧丰干禅师,在松林里捡到一个弃婴,取名“拾得”。

拾得稍大一点就在国清寺受戒为僧,分配到厨房干杂活

寒山就经常跑到国清寺蹭吃蹭喝,寺里僧众都嫌弃他,只有拾得心好,经常拿点剩菜残羹给他吃。

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后来拾得调到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寒山也跟着去了。

寒山和尚胸中磊落,一派光风霁月,虽不坐禅,但却深得禅理。

后人在田野山壁、房前屋后收集到不少他写的诗,简单易懂,又充满禅意,比如这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不过当时大唐诗坛,仙、佛、圣俱在,寒山的诗虽好,但是并不为人传颂。

正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寒山的诗传到日本,很快受到日本人的疯狂追捧,其影响程度不亚于李白杜甫,《寒山诗集》一版再版,还经常脱销,日本学者纷纷跑来中国,探寻寒山的人生轨迹。

开元年间,高僧希迁翻修了妙利普明塔院,并改名为寒山寺。

慢话夜半钟声:寒山拾得所为何,张继稼轩有多愁?

张继的夜泊

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拉开序幕,安禄山先是攻下洛阳,进而直取长安。

唐玄宗也带着亲眷,慌慌张张跑路去了。

在长安漂了好多年仍碌碌无为的张继,也不得不逃走。

一年秋天,张继来到苏州,乘船停泊在寒山寺附近,其时夜已过半,寺里钟声悠悠传来,又翩翩然传到远方,久久回荡。

月落霜降,钟声起,乌鸦乱叫,如此种种,勾起了张继心底的那些愁绪,他对着点点渔火,写下这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影响有多大?

不久,张继所停泊的桥就被正是更名为“枫桥”,许多画家都纷纷围绕此诗作《枫桥夜泊图》,寒山寺也一跃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无独有偶,这首诗传到日本后,又遭到一轮热捧,甚至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枫桥夜泊》和寒山寺彻底成为一代文化符号。

一千多年后,毛宁唱着“月落乌啼……”成了全民偶像;春晚舞台上,一个东北大爷黑土为老伴白云朗诵了一首情诗“……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把全国人逗得哈哈大笑。

若干年后的又一个深秋,孙华孙路过寒山寺,也写下一首《枫桥夜泊》:

画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枫有客愁。

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

慢话夜半钟声:寒山拾得所为何,张继稼轩有多愁?

夜半误鸣钟

南宋孝宗年间,辛弃疾调任江西提点刑狱,算是司法口的一把手了,不过他却开心不起来。

回想十几年前,他毅然扛起反金大旗,南下投靠了宋廷。

一心想着上阵杀贼的他,却在文职岗位上兜兜转转。

一日,他路过造口,登上郁孤台,填下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几年后,他卸下一身抱负,退居田园,开始了喂马劈柴、周游天下、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生活。

又一日,他借宿在一个深山古寺中。

或许是喝了点酒,或许是愁上心来,他辗转难眠。

蓦然间,钟声响起,西风卷地,他起身,望着窗外,思绪万千。

他摊开纸,挥笔填下《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这老和尚也是,大半夜敲钟,把辛弃疾的满腹心事都给惊动了。

一腔热血,一肚子牢骚,全都在酒里了,一口闷掉。

酒入愁肠万事空,管他英雄不英雄!

慢话夜半钟声:寒山拾得所为何,张继稼轩有多愁?

黄永玉作品《老僧夜半误鸣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