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祝福》:告别祥林嫂的悲剧,做思想的清醒者

一个作家如果不为人类的罪性感到震撼与失望,他就成不了有深度的作家;一个作家如果不为了人类的永恒苦难悲悯而忧伤,他就成不了伟大的作家。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艺术形象,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将锋利的矛头直指封建礼教。通过刻画他们的悲惨命运,揭示出其吃人的本质,具有深刻的批判价值。

再读《祝福》:告别祥林嫂的悲剧,做思想的清醒者


底层民众愚昧麻木,甘心做奴隶,而不敢起身反抗,是长期遭受封建落后思想荼毒和深化的结果。鲁迅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力图唤醒那些还在铁窗内沉睡的人们,因此他的作品蕴含着振聋发聩的声响,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祝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彷徨》。小说以知识分子我的第一叙述视角,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以及当时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变化。

思想深邃,洞彻本质,每每读之,都有不一样的体悟。本文将从叙事特色,悲剧根源和现实意义三个角度出发,试着分析鲁迅伟大的思想内涵。

叙事特色:以喜景衬悲情,多语叙事模式,更加突出了悲剧意味

开篇即介绍了故事背景,旧历年关,家家户户忙着迎接新年,爆竹声天,一片喜气。然而,就在这充满火药香的空气中,笼罩着一丝众人都看不见的乌云。

叙述者我归家遇到祥林嫂,面对她的有关灵魂问题,却一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虽有不安愧疚之情,却仍沉浸在祝福的氛围中。当听到短工不含感情地说出祥林嫂死去的消息时,各种回忆涌上心头,试图拼凑出关于她的一切,也因此拉出了全文的主线条。

回顾祥林嫂的一生,坎坷而不幸。她是底层民众的代表人物,身心饱受摧残,在困厄中悲惨地死去。全文关于祥林嫂之前的叙述,都是借他人之口表达的。这种间接叙述的模式,由于人物众多,也叫多语叙事。

再读《祝福》:告别祥林嫂的悲剧,做思想的清醒者


各类来自不同阶级的人,都对祥林嫂有着自我主观的看法,并且影响了她的命运。从短工的一句,还不是穷死的开始,四叔四婶,卫老婆子,柳妈轮番上演,完整地叙述出了祥林嫂不幸的人生。

这样的叙事手法,使得文本生动立体,而且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为揭示众人思想麻木的主题提供了很有力的论证。

对于祥林嫂遭遇丈夫儿子相继去世后的逢人倾诉,则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模式。当她声泪俱下,满含期待地向众人表达自己的困难时,得到的却是嘲笑和不屑。鲁迅的匠心独运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情节链条,淡化祥林嫂的遭遇,转为祥林嫂自身的诉苦及众人的感受。

面临她的不幸,周围的人却表现冷淡,反而占取自己卑劣的优越感。这就无疑增加了讽刺艺术效果,结合年关喜庆的背景,没人在乎她的悲欢生死,更加突出了众人自私冷漠,麻木无知的心态。

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采取了旁观者的态度,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人们看不到祥林嫂的真正死因,依旧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而我耳边听到的却是那带有钝响的爆竹声,看到的是那灰白色的天空。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最后说道,连众神都醉醺醺的,预备给鲁镇送去祝福。这莫不是叙述者我心中最大的悲痛!悲到极致而说反话,一方面是欢乐祥和的庆祝,一方面是一个活生生的消逝。同时,这也呼应了标题祝福的反讽味道。

韩南说:《祝福》中将自我置于反讽的位置,主观紧张与客观距离的结合,形成特殊的叙事效果。

其实,小说的整体框架结构,就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来探究祥林嫂死亡的真正原因。

而作品中对叙述者我的描写,占据了不少篇章,这也是鲁迅先生怀着人文视角对知识分子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思。正是这种深刻的反思,也使得整部作品的讽刺效果达到了最高潮。

悲剧根源:封建礼教吃人于无形的本质,使得祥林嫂步步走向深渊

仔细分析看来,祥林嫂的死,和鲁镇的人全都没有关系,但她的死,人人都沾边。她既不是短工所说的,穷死的,也不是生活困顿而活不下去。

祥林嫂的直接死因,和她的精神焦虑有关。她生前得不到封建礼教这个血盆大口的逃脱,死后亦享受不到灵魂的安宁。压榨和震碎她的,正是千百年来延绵不断的吃人于无形的封建宗法思想。这里需要细细分析。

伟大的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说: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色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而祥林嫂正是这样的受害者,她是这四种权力张牙舞爪下的牺牲品,她的命运以及不幸,全都基于此处。

封建大家长制度是悲剧的根源,它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以父为尊,统治家族,有无上的权威。最可怕的是即使错误,也要无条件的遵从。族权和夫权都以此为根基,发展而来,讲究家族之内,男尊女卑,尤其对于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地位十分低下,毫无话语权。

而《祝福》中,鲁四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以及之后的大伯,他们都是维护族权的代表,为了自身的利益,丝毫不顾及鲜活的生命,拼命压榨祥林嫂,毫无人性可言,最后造成她悲催的命运。

鲁四爷听到祥林嫂的死,只是说声谬种,地主的狭隘丑陋形象昭然若揭。在祥林嫂婆婆眼里,她还不如那一点点钱财,不顾她的幸福和意愿,强行蛮横地将她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大伯在刚刚遭遇巨大痛苦的弟媳面前,冷血无情,直接将她赶出家门。

祥林嫂地位的低下和卑微,导致了她的反抗无力而痛苦。面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只能逢人哭诉自己的不幸。然而,冷漠的人性并没有放过她,人人愚昧,以此取乐。孤零零的祥林嫂,只能带着她单薄的身子,慢慢消失在风雪中。

再读《祝福》:告别祥林嫂的悲剧,做思想的清醒者


如果说,命运的不幸,和外部的冷漠,加速了她的死亡步伐,那么真正促使她消亡的,是她自己内心深处所带有的封建礼法观念。这才是真正不幸的,也是悲剧的核心。

自从第一任丈夫死后,祥林嫂出逃,自食其力,做工勤劳;当她被婆婆抓回去后,拼命反抗,然而结果是失败的。她冒着触犯封建礼法的风险,在族权大于夫权的境地下,被迫嫁给了贺老六。这也体现了封建礼法的荒谬和蛮横,一方面要求守节,一方面受不得利益的诱惑,要求给小叔子娶亲而让她嫁人。

命运又开了一次残忍的玩笑,贺老六和儿子都离她而去。自此,祥林嫂始终还是理性的,她怀着对儿子的思念,想继续坚强的活下去,继续给鲁家做工。可是当柳妈说的,就算死后阎王爷不会放过她时,她的精神彻底萎缩了。

祥林嫂听信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门槛,供上了很多钱。然而,祭祀时四婶的那两句,你放着吧,真正打垮了她,四婶真的成了死神的谐音。

最让人悲催的是,祥林嫂自身的封建观念所带来的自我压榨。她被世俗的风言风语击垮,精神被无尽折磨,都是基于她自身的贞洁观念。

鲁迅曾在《我之节烈观》中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是死在这里。

祥林嫂正是困在这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不能自拔。正是根植在千百万人内心的千百年来的习惯势力,这种不合理的封建思想扼杀了祥林嫂的生机。

文中有个细节,祥林嫂回来后,大家还叫她祥林嫂。按理说,祥林嫂二次嫁人后,就不该叫她祥林嫂了。这就说明了大家的潜意识里,认为她是不合礼法的,是要被说闲话的。但是众人却忘记了,正是封建礼法中的族权强迫她嫁的人。

其实,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人都需要自我建构,基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一旦这种认同感被打碎了,那么精神也就碎了,危机也就降临了。

维克多弗兰克尔说:一些不公正的,荒唐的残暴行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要远远超过身体上的痛楚。

当外界不认同,自身也不认同自己时,精神创伤要远远重的多,伤人的多。祥林嫂正是对自己二次嫁人的现实,感到一种自责和羞愧,从而存在感消失,从而慢慢痛苦地离开了。

生前遭受封建制度和礼法的压迫,死后还要承受来自迷信神权的灵魂敲诈。祥林嫂的悲剧,又向前崇高了一层。

不仅仅是一个祥林嫂,还要很多很多个祥林嫂,她们也遭受压迫,却思想麻木不自知。对于祥林嫂的死,毫无同情,依旧徜徉在喜庆里,这才正是鲁迅先生最深邃的地方。

假如封建思想不除,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还会继续上演。

现实意义:做一个思想的清醒者

竹内好在《鲁迅入门》说:在旧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被无心的压迫扭曲了人性,由于无知而带来的愚蠢行动,纯朴和狡猾,被身份束缚而丧失生活能力的知识分子的可笑等等,都是他喜欢描写的世界。

鲁迅先生一直是我非常非常崇敬的作家,他用冷静而不失温柔的目光,打量着旧时人们的精气神;用深邃而不乏远见的思想,洞察着民族前进的方向。这种温柔,是基于对底层民众最深切的爱,这种远见,是源于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

批判中,孕育着希望,孕育着那来年沥沥的春雨,好将旧尘埃洗去,洗净。

祥林嫂的悲剧,有时代的枷锁,也有她自身的局限。对于深层的不合理的观念,她没法去衡量,去决策,去反抗。

而个人觉得,一个真正的文学家,首先必须得是一个真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的精神,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

想到前段时间,看过的一部电影,《沙漠之花》,震撼人心,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非洲的割礼陋习,是非常惨无人道的。迫害之广,影响之重,历时之久,真是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当女主站在万丈光芒的演讲台上,那种气势,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真理需要捍卫,人性的光辉需要绽放,这得靠勇气,毅力,还要那深邃清醒的思想。

就如鲁迅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