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每日解讀: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是什麼

在具備了綜合素質,在思想理念上為遵從“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些還不夠,因為人不能只停留在個人自我修養的層面上。

善為道者也是一個入世之人,要準確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知曉規律、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才能有條不紊地與事物共同發展,到達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實現自我價值。

老子每日解讀: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是什麼

迴歸事物本源的狀態,一粒種子的外在表象是靜,種子經歷發芽到開花的成長萌發過程,最後到秋冬時節又以種子的形式迴歸本源,回到靜的狀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種子萌發到結果到成熟,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輪迴,達到一個新的靜的狀態,這叫作覆命。老子說,虛和靜是自我修養的心法。

老子每日解讀: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是什麼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開始慢慢理解老子的思想,有些事早些看透就好了,這個社會自有它的規律,萬物發展不是靠你能改變的。即使你對社會現象、人物行為,有所不滿,當你認識它,理解它,看透它,你自然心中釋然,不再憤世嫉俗,凡事能泰然處之。

國外有一檔節目《富哥哥窮弟弟》,兄弟倆是雙胞胎,他們的長相、生活環境、教育方式、學歷程度都一樣,但是最後哥哥很富有,弟弟卻窮困潦倒,這是為什麼呢?

老子每日解讀: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是什麼

節目組為了解開真相,讓兄弟倆調換身份,去替對方生活,他們發現,哥哥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心態,他能認識到事物的規律,遵照規律去創新,而弟弟呢?他總是在抱怨社會現象,表現出很強的憤世嫉俗,他會嘲笑上班族,說他們在為冷血的資本家打工。

以自然現象總結規律,以規律指導人生,是老子思想的主要。在人的生長髮展過程中決定人的社會價值的內核是人的思想和靈魂。由此,老子人為人的思想和靈魂也是虛和靜。

老子每日解讀: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是什麼

武俠小說裡經常講到內功心法,武功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法,動作只是花拳繡腿。虛,指境界,指人的內心之大,又容納的空間,有容忍的思想;靜,指心態,不躁動,不妄動,是萌發前的孕育之靜,是行為發生前的醞釀之靜,靜中有變,變中有靜。

老子每日解讀:事物發展的終極歸宿是什麼

老子的思想最忌諱偏執和固執,老子強調心態的重要性,強調了心態對做事的重要程度。換一種說法就是內心信仰的堅定性。沒有了堅定的心態和信仰,為人處世的結果就難以往好的方向發展,有些事不能固執,但堅守心中道義必須固執,老子的道是廣義的道,認準的,就要堅持下去,並且做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