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这样更容易成大器,父母会很省心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这样将来更容易成大器,父母会很省心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她的很多育儿方法都成了宝妈们教育孩子的黄金宝典,安安妈妈也是他的超级粉丝呢!

对孩子要

大家肯定都会有疑问,一个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怎么能知道怎么养孩子呢?孩子和罪犯的心里能一样?

李教授给出的回答,让大家心里一惊。她说"犯罪心理问题很多源于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视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问题,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问题,你也会发现,它和人的早年的关系密切相关。"

对孩子要

我们好像一直都没有仔细的研究罪犯为什么犯罪,李教授的答案让我们找到了大人们犯错的根源。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来自于孩子在孩童时期父母的教育,父母在性格、习惯的黄金养成期,发现孩子的一些小错误,却不曾及时的进行纠正、引导,逐渐导致孩子养成许多坏毛病,长大后父母发现坏毛病已经演变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了,这时候再想管,来不及了。

那么很多父母要问,孩子在孩童时期要怎么管?这里我向大家推荐我教育安安的方法——"两不管三不惯"

对孩子要

两不管

家长应该学会适时的放手,这样对孩子的独立能力、意志力、抗挫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 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对孩子要

家长能为孩子服务一辈子吗?

肯定不能,所以这时候家长要学会去放手,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对孩子要

孩子的一生要承受很多的挫折和失败,家长也是无暇顾及的,所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生活中,孩子自己可以承受的困难和失败,那就不要急着去管孩子,让孩子

自己去解决。这对于孩子抗挫能力、意志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您看着心疼的时候就问问自己:你是愿意让孩子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中学会坚强,还是让孩子未来在困难、挫折前寻死觅活,一蹶不振?

三不惯

· 孩子不尊重别人不能惯

如果你家孩子有这种不尊重别人,尤其是不尊重长辈的行为,父母千万不能惯!

对孩子要

这种行为不加约束就会导致孩子变得自私自利,没有教养,养成他骄纵的性格,长大了就改不过来了。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把他这种性格扼杀在"摇篮"中。

· 对于触碰原则的问题不能惯

原则问题就是坚决不能犯的错误。例如:明知道偷拿别人东西不对,还不去说教,明知道在马路中间玩不安全,却不去管教,将来后果可想而知。

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的增加惩罚措施。来告诉孩子原则性问题的严重性,并且给孩子树立"不能"这两个字的威严性,孩子就知道"哦,这个不能就是不能,不容商量"

· 孩子对事情没有责任感不能惯

对孩子要

"凡事喜欢推卸责任,动不动就怨天尤人",想必是很多人都极讨厌的一类人。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出现了"喜欢推脱责任"的苗头,不想他成为一个肆意妄为、毫无担当的人,那定然不能惯着!

对孩子要

"两不管三不惯",是一个很简单易懂的方法,但是不意味着很好做,这是需要父母据要强大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家长要该狠得时候狠下心,这样更容易成大器,父母也会很省心。

当然,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可不容易,这仅仅靠我们家长的一己之力似乎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这时候家长要学会利用绘本,把孩子跟自己拉到“统一战线”,孩子知道了自己应该做的和应该改正的,也会变得更加配合。

对孩子要

为什么推荐绘本呢?首先孩子对图画比文字更敏感,其次,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对孩子要

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一旦错过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对孩子要

红妈家孩子,小时候就看了不少的绘本,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对孩子要

对孩子要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帮助孩子克服情绪障碍,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对孩子要

10册不过是38.5元,手机扫码还能实现有声伴读,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平均下来一本也就是4元不到,不过一顿早餐的钱,却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养成好习惯、好性格,家长不妨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