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也有“按部就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聪明父母的法宝

不得不说育儿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大人就要时刻关注孩子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方便了,等孩子会走路了,又开始时刻盯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孩子磕到了哪里,再稍微大点,就要开始操心孩子的学习,总之,只要有孩子,就是操不完的心。

不在不该睡的时候睡觉

大多父母知道要让孩子早点睡,可是却不知道原因,大人要知道孩子最好的睡眠时间是晚上的九点到一点,早上是五点到七点,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孩子发育骨骼最好的时间段。

有两个研究,一个孩子每天在这个时间段按时睡觉按时早起,一个学期过去,发现这个孩子长的要比同年龄快一点,平常也很少生病,在换季的时候,整个班上的孩子大部分都患上了流感,喉咙肿痛,只有他安全过关,哪怕偶尔有点小感冒,吃两天药就好了。

后来这个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也很精神,不会犯困,成绩也基本是稳定状态。

育儿也有“按部就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聪明父母的法宝

而反过来看另外一个孩子,因为平时就过了十一点才睡,虽然上学的时候也是按照早起的习惯,但这个孩子上课时候明显是喜欢犯困,有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他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尤其是家长,发现平时很伶俐的一个孩子,渐渐变得越来越困顿,好像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更别提是成绩,上了辅导班也不见起色。

尤其是身体,明显比别的小孩要差,天气热了就容易出大汗,往往睡一觉起来,枕头都是湿透的,天气稍微凉一点就容易生病,每次去打针吃药,只要喉咙炎症下不去,就容易反复。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按时睡觉是维持身体里内分泌的一个重要因素,只要这个分泌正常了,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恢复正常,免疫力也会提高。

关于睡觉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家长平时上班太忙,一到周末的时候就想着放松,于是约了好友来家里打牌,打牌的时候肯定是喧闹的,再加上有又抽烟的习惯,通常也会打到很晚。

孩子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睡觉,怎么可能睡得好,先不说会不会被惊醒,那些尼古丁对孩子就很不利,孩子闻多了就容易造成头疼,即使早睡了第二天起来也会觉得很疲惫。

育儿也有“按部就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聪明父母的法宝

最后一点,是心情低落的时候让孩子去睡觉,比如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家长总是在一边吵着逼着让孩子写,孩子即便写了,心情也不好,可是家长在看到孩子写完也就不管了,一般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孩子去洗漱睡觉。

可那个时候孩子的心情是低落的,被训斥了,却没有得到安慰,孩子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去睡觉的,又怎么可能一夜好眠。

不这样吃饭

吃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应该多吃一点,孩子消化快,又好动没一会就饿了,也是在每顿饭的时候都拼命给孩子加饭夹菜。

哪怕孩子说已经吃不下去了,家长就总觉得孩子还可以再吃一两口。

这样长期下去,孩子每次吃完的状态多是吃到撑,其实这样不利孩子的消化,对孩子的胃也不好,容易导致孩子发胖。

家长不如换个方式,不要让孩子每吨都吃到撑,适量的吃,最好家里留着饭菜,放着孩子饿了再吃,或者备点水果之类的,在几个小时之后给孩子加餐,这样远比吃撑来得强。

育儿也有“按部就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聪明父母的法宝

家长也喜欢让孩子趁热吃,觉得食物趁热吃才好吃,对胃也才好。但是孩子往往对温度的理解是有歧义的,通常是在一口下去才知道烫,其实这样很容易烫伤。

再加上这样会让孩子狼吞虎咽,孩子总是喜欢看见喜欢吃的就上来一大口。要让孩子吃温度刚好的饭,也不要让孩子狼吞虎咽,这样不会烫伤,也不会不雅观。

还有一类,就是孩子不喜欢吃饭,无论家长怎么劝都是不停,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想着去煲汤,觉孩子就算不吃饭,也该喝点汤,觉得汤的营养价值比米饭还高。

然后还喜欢往汤里加点米饭,这样既可让孩子吃到饭又可以喝汤,觉得两全其美,其实这样是很好的,因为这样很容让孩子胃里有胀气,孩子往往吃没几口几口就觉得饱了,因为汤泡饭容易给人增加饱腹感,而又不能正常消化,长期下去,孩子营养就会跟不上,孩子的身体和发育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话

前几天,小区里一对父母在四处寻找孩子,说孩子离家出走了,有的人帮忙找,有的人则让父母去报警。

后来大家是在花园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找到孩子的,孩子看上去心情很低落,两只手抱住自己,蹲在那里,一看就是蹲了好久。

父母来的时候,孩子一下子就把身子转到后面去,不去看他们,有邻居上去问小孩,你为什么离家出走啊?

小孩子闷闷不乐的说,他没有离家出走,是爸爸先不要他的。

爸爸有点尴尬,原来平时小孩子调皮的时候,爸爸总是会说一句,你再不乖,我就不要你了。

没想到孩子记住了这句话,当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一个人躲起来。

育儿也有“按部就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聪明父母的法宝

有时候这样的话对大人来说只是一句发泄,可是对小孩来说却是致命的,他们会觉得父母真的不要他了,会产生没有安全感,就想着一个人躲起来。从而害怕听到这样的话,就会拒绝和父母沟通,导致亲子关系距离开始变远。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大人很容易没有耐心,说出口的话也会草率,有时候觉得孩子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然后表达出对孩子的失望,会说一些,你怎么总是这样,什么都做不好之类的。

孩子虽然小,但也会听进去,并且慢慢也会觉得是自己真的很没用,才做不好事情,才会让父母失望,孩子就开始变得什么都不敢去做,变得自卑。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选择冷静,和孩子认真沟通,和孩子讲道理。

最后一点,在我们小的时候,肯定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那个时候我们有多讨厌有这样的孩子存在,自己做什么都不足,衬托的永远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育儿也有“按部就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聪明父母的法宝

可是当我们长了,有了孩子,其实我们也在时不时给孩子塑造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我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那个谁谁成绩就一直很好,你要多向他学习。

当孩子想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说,那个谁每天才看20分钟电视。

总是把那些表现优秀的孩子身上的品质拿出来说给孩子听,试图让孩子跟着那个孩子学习,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孩子有自己的个性。

我们不能套用别人的教育模式,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天性和个性来实际实施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